hero

# 学校综述三

本文于2017年录入/中山大学13级计算机 王先淦

前言:

当写下这篇综述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位不到2个月就要离开中山大学的大四学生了。虽然在大学里待了四年,但是由于个人会比较宅一点,并不能将大学的文化和在大学的生活情况说得面面俱到,而且由于在本人大三大四这两年学校也正经历着一场褒贬不一的大改革,因此我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跟大家谈一谈我眼中的中山大学。

学校介绍:

中山大学,简称中大,于1924年由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原名广东大学,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有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领域数量位居国内高校第2位,其中有11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5%,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1%。在第三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33个参评学科有16个学科进入水平排名前5,32个学科进入水平排名前10。学校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励志培养具备“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现任校长罗俊于2015年毕业典礼上提出)的学生。

校园环境:

中山大学共有三个校区,分别为广州校区,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在建)。根据今年颁布的试行规定,从2017年起让大一所有的新生都统一到广州校区南校园学习一年,感受中大的氛围,第二年再搬迁到各自校区。各个校区专业分布为下图(摘自百度百科):

正在上传...

注:博雅和逸仙不能在高考时进行报考,由大一新生自愿报名再进行考试和选拔。

其中广州校区又分为三个校园:南校园(老校区)、东校园(大学城校区)、北校园(原广东医学大旧址)。

南校园:坐落在广州市海珠区珠江的旁边(地铁中大站),是老校区,一般纯理科专业和文科专业会在南校区。校园环境特别漂亮,绿树成荫,建筑精致,有很多的大草坪,经常会看到有学生在草坪上晒太阳看书,非常有理想中的那种大学氛围。古建筑和历史遗迹保留得非常好,校园规划较为混乱,一般前几个月会很容易迷路。由于老校区,学生住宿环境会相对较差,有些宿舍还没有独立卫浴需要去洗集体澡堂。校园离闹市区非常近,生活非常方便。

北校园:北校园在广州越秀区(烈士陵园站),是医学生的校区,校园不大,大概20分钟就可以转完,也许是因为医学生学习压力太大,所以北校区是唯一一个可以有通宵自习室的校区(其他校区自习室开放时间为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北校同样也是在闹市区,去广州的CBD也非常方便,但是可能医学生能有的时间不会太多。学校的旁边一条街都是各所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对于学生以后的实习和教学也会非常方便。学生的住宿环境也不太好,设施较老,由于比较拥挤,所以是8人间。

东校园:东校在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是2003年修建的,所以学校整体布局很鲜明,宿舍区和教学区比较集中(一般不会迷路),设施也比较完善,但是少了像南校北校那种“百年老校”的历史厚重感和氛围。宿舍都为4人间,采用上床下桌的形式,独立卫浴,有空调。值得一提的是东校的食堂是所有校区中最好的。东校虽然在大学城但是也不算很偏僻,学校旁边就是大学城最大的商圈,可以满足日常购物,餐饮,娱乐(包括看电影),确实需要进城玩儿,也只需要花30分钟的车程。

珠海校区: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校区非常大,非常漂亮,依山而建,面朝大海。周末闲暇之余可以去海边散心,露营。教学设施分布相对集中,但是由于学校过大,所以教学楼宿舍区和图书馆距离都相对较远。图书馆特别舒服,真正的海景图书馆。珠海校区的宿舍设施可以说是所有校区中最好的。但是学校周边环境比较荒凉,没有什么商圈,距离商业区较远而且不是很方便,适合静心学习。

各个校区都有自己特色,因此也有:学在南校,食在东校,住在珠海,死在北校(学习压力大)。的这种说法。学校整体管理比较宽松,不断电,不断网,不查房。如晚上夜不归宿,白天翘课睡觉,晚上通宵打游戏等学校都是不会管的。舍友关系和习惯都需要自己去磨合和协调,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也需要自觉。至于关于类似电磁炉、冰箱、电饭煲之类的大功率用电器,学校是严令禁止使用的(查得超级不严,东校区和珠海校区的同学可以偷着用,老校区因为电路安全问题,最好还是不要使用)。

学校男女比例除了珠海校区男生会特别稀有(具体原因看看专业分布就知道了)之外,其他都基本为一比一,所以男女对半开,取向看心态。另外三个校区之间都有校车,价格也不太贵,还是比较方便的。

学习生活:

中大作为一所长期排名在全国前十的华南第一名校,秉承“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整体是比较自由的,学术氛围是非常好的,每年广东省对中大投入的资金也非常多,教师的课题项目也会非常多,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会有很多的机会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开设的公选种类非常多,公选授课老师的水平非常高,学校对于学生的通识教育也非常严格,氛围几大类的核心通识课程,每类都必须要修满相应的学分才会给予毕业。另外学校对于学生旁听课程是比较支持的,每学期开学后两星期左右,教学楼就会张贴出所有的课程表,学生都可以在有空的时间去教室旁听。

在学生的专业课上,中大比起北方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来说是相对要宽松很多的(医学专业和中法核等部分专业例外)。学校不会强制性地去逼学生去学习,学习主要还是靠自觉。比如一般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如果想应付了事,可能用1个小时,就能做完然后拿一个80分的左右的样子,如果你想认真的去做可能需要1个星期,分数可能会有95。另外在课程管理上老师也管理的比较松,点名会非常少,有的老师也会同意学生不来上课。因此学生可以自己规划的时间会非常多,但是对于自觉性不好的学生来说,一学期不来上课,甚至考试都忘记去的情况也是有的,并且可能没有人会提醒你。中大的绩点一般都会给的偏高,除了一些本专业非常非常重要的学科之外,老师一般不是忍无可忍都尽量不会让学生挂科。所以一般培养出的学生可能两极分化会比较严重。因此强烈建议自觉性不太强的同学最好不要选择中大。

至于转专业主要还是看大一一年的学习成绩,然后再加上一些相关专业的考试,除了一些热门专业(如岭南商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等)比较难,其他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学校的奖学金份额不大,但是种类是比较多的,只要保证成绩在班上排名前1/3,拿到奖学金的难度应该不大。

学校的社团种类非常多,招新的时候号称百团大战,技术类,音乐类,娱乐类,公益类等等,种类繁多,总有一个社团能够对得上你的胃口。规模比较大的如青年志愿者协会、广播台、创行(enactus)等,都能够让你学会很多东西,并且大展身手。

城市环境:

要是提到中国比较发达的城市,大家都会说北上广深,我个人认为广州应该是这四个城市中最接地气,生活成本最低,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整个城市的由于在海边,气候会偏潮湿,到了春季还会有回南天(空气湿度超级大又不下雨,到处都是水),夏天比较闷热,太阳比较大,秋冬会比较暖和。广州的菜系主要以粤菜为主,粤菜应该是所有菜系中接受度最高的菜系,一开始会觉得太过于清淡,时间久了也会觉得非常不错,经常可以在食堂或者餐厅看到各种粥和煲汤,都是广州的特色。另外广州的甜品和茶点是非常不错,还有一些日式和东南亚地区的料理,都可以在广州找到非常正宗的店。广州是一个有超级多的美食可以去挖掘和开发的城市。广东人给我的感觉是特别友善的,他们性格都很不错,比较善于与人交往,比较注重养生。我认识的广东人都非常会玩儿,他们玩儿的比较有品质,比较追求一种很充实的生活。在广州读书,你可以接触到各种语言,有粤语、潮汕话、客家话,经常你看到一群人在那里叽里呱啦的,但是可能讲的都不是一种语言。粤语是香港和澳门的官方语言,有兴趣的可以让会粤语的同学教,学校这边社团也有开设粤语培训班,但是在广州生活大部分还是普通话。作为一个重庆人,在广州呆久了你的吃辣和喝酒能力会直线下降,讲两个小故事,大一时聚餐的时候,我们班的广东同学看到一个湖南妹纸吃辣椒(泡椒炒的一个菜),非常惊讶,一定要围观并让那个妹纸反复吃了4、5颗辣椒,都觉得超级不可思议。另一个故事,有一次刷朋友圈,看到一个广东的同学发照片,他和他们老乡会的一起出去玩儿,8个人喝了3瓶啤酒(估计饭前一杯饭后一杯),朋友圈文字大概就是说今天一起出去玩儿很开心,中午吃饭一起喝了酒,喝的非常开心。

其他: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山大学的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大青年”、“中大Din”等自媒体,也可以加南开校友在中大的qq群:328212643,那里会有更多的师兄师姐为你们解答疑惑,带你们装逼,带你们飞。

最后祝所有的师弟师妹们都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祝大学里生活愉悦学习进步。

201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