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

本文于2013年录入/高2012级21班文璐

学术氛围:因为我们院是包括本硕博全部都是在本部也就是南校区的为数不多的院之一,有天时地利的优势,南校区的学术氛围绝对是几个校区之中最好的。而中山大学的社会学、人类学有着悠久的学科历史及深厚的学术底蕴,两个系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在2008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比中,中山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在全国排在并列第三名。照理说一般人文学科都比较浓是吧,但说实话,单就我们学生自己的学习来说,学术氛围还真不怎么浓,课程应该算是最少课程的学院之一,看到其他理工科的学院我们是非常之同情啊。也可能是因为大一基本上是基础课程所以课比较少吧,所以我们可以趁空闲时间多参加其他的课外活动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不要把大好时光都浪费在宿舍里了。

活动氛围:南校整体的活动氛围都挺浓的,各式各样的活动都挺多的。但就院系来说的话,说实话,我们院的活动氛围比不上其他一些院,但所有活动基本上都不限院系的,不愁没有活动参加。反正你要坚信,在南校就是有得天独厚的一些优势条件。不仅校内,有时也会有机会参加校外的一些活动,选择范围还是很广的。

学院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系,大二再选择分流的小专业)人类学,考古学(属于人类学系,大二再选择分流的小专业)

专业介绍:

社会学

培养目标:在学生培养方面,社会学专业注重理论和方法的训练,注重打好基础,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提出了“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娴熟的社会学方法、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一套专业色彩鲜明和稳定的教学体系,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就业方向:

①各种公司的业务部、营销部、策划部人员,从事跑业务、营销和市场调查、公关策划、市场策划等工作。此类工作的门槛往往较低,但如果干得好,几年下来,往往升迁较快,还可能积累一些个人创业的经验和资本。适合不怕吃苦,有创业和开拓精神的同学。除了大的外企如保洁、旁氏等以外,目前一些国内的私营企业也日益正规和壮大,大家都可以关注。

②从事文秘、咨询方面的工作。目前咨询公司很多。社会学专业完全可以胜任其中的公关策划、公共形象设计、文秘等工作。

③各种公司的人事或人力资源部职员,一些人力公司和猎头公司职员。社会学专业学习过社会心理学、劳动社会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和公共关系等课程,另外还有社会工作方面课程,应该能够胜任人事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担任过学校干部的同学应聘时可适当凸显这一履历。目前一些大的国企和私企的人力资源部也开始正规化了,同学们都不妨投递简历尝试。

专业的调查公司,包括市场调查公司、媒体调查公司等。譬如央视零点调查公司、赛迪数据等。这类公司也是较大的社会学就业渠道。社会学专业系统学习了高等数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SPSS等课程,可以很好的胜任此类工作。应聘的同学最好有过编写问卷和实地调查的经验。654

4.52中山大学

④传媒方面的记者、编辑、社会评论、信息量化分析、策划等。包括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均可。我们学过社会学方面的课程,对于一些大众、社会时事方面的报道,社会评论等,应该视角更独特,更有深度。很多大的媒体有社会调查部,也是社会学专业非常适合的部门。文笔好、文科功底好的同学从事编辑工作也应该胜任。应聘的同学最好发表过一些文章,文笔较好,或在一些媒体实习过。

⑤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工作。在工、青、妇等各种社会团体、各类科技园区、社会社区中从事各类社会工作的管理、咨询与服务工作。

⑥应聘或报考公务员。这些请同学们提前关注北京或当地的公务员招考情况(时间地点等)。一般而言,街道、居民委员会、各地民政系统、新闻出版系统等较可能招收社会学方面的人员。党员、有学生会方面经验也许有助于这方面的应聘,要考公务员的同学考前最好事先练习一些公务员考试题。

⑦应聘中外NPO、NGO组织。目前国内外的此类组织在中国越来越多,譬如中国的儿童村、环境保护组织等。联合国、日内瓦的一些驻中国办事机构、福特基金会、绿色和平、乐施会、英国儿童基金会、美国教育基金会等驻中国办事处。同学们不妨上网好好搜索,广泛投递简历尝试。希望去这些机构,英语功底要好。

专业课详细介绍:

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大一上)

课程内容:作为基础入门课程,主要针对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概念.研究方法以及若干重点研究领域进行介绍

学习目标:培养用社会学的视角和理论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的能力,启发学生对社会学专业的兴趣,为社会学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笔者看法:个人来讲是我比较喜欢的几门课之一,老师人很好,讲的内容虽然有时感觉会有点理论,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挺紧密的,蛮有意思。老师上课说的话通俗易懂,接地气。老师的授课形式也比较灵活,有分组演短剧或放电影等等。我好像几乎没有逃过她的课。

使用教材: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

(还有其他的一共有好几本可自行选择,这两本都是国外的名著,很厚而且很贵,所以我们是以班级为单位复印的下面这套,整整印成了两大本啊•••••结果一学期完了还是有挺多没看的)

课程名称:社会学研究方法

课程内容:社会学的经验研究

学习目标:对社会学研究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恰当运用奠定基础

笔者看法:超级无聊•••••老师是个副教授老爷爷,好像在学术研究领域还蛮有成就的,但

他真的不适合教学生,课上缺乏互动,就一直念课件。虽然人长得很慈祥,还蛮可爱的,但真的觉得讲的课很没意思,特别催眠。老师还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烟瘾特别大,每节课那么点时间都要出去抽支烟,然后进教室就带着浓浓的烟味。还有因为讲的内容特别抽象和理论,感觉很高级的样子,比较难理解。因为他偶尔会点点名,所以大家不敢明目张胆地逃课,如果去上课的一般也在下面干自己的事。但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我们宿舍一个妹纸就挂科了,至今仍为补考烦恼着。所以不要以为大学考试肯定很水,那也要看各个不同老师的要求了。反正这个课只要你端正点态度,期末提前准备一下,其实是没太大问题的。当然,偶尔逃逃课也是可以的。当然可能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小学渣的看法,所以不排除个别学霸喜欢他的课哦使用教材: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10版)华夏出版社

课程名称:基础统计(大一下)

课程内容:学习基础的社会学研究的统计方法

学习目标:对社会学的统计应用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研究和应用到其他领域做准

笔者看法:和数学有关的,刚开始一些概论性的东西还挺简单的,但到后来难度会慢慢增加,所以我认为是蛮重要的一门课,最好不要逃课,光看课件肯定很多还是不懂。我觉得有点数学思维和一些统计知识还是蛮有用的,而且统计方法也是以后社会学研究里面比较重要的一块。老师人也还不错,虽然有时难免会觉得无聊,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也就会认真听了。(这是这学期的课,所以这也只是师姐我上了不到两个月的课之后的感受吧,仅供参考咯)

使用教材:《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

社会工作

培养目标:在学生培养方面,在国内首家实行与国际社工教育接轨、专业注册社工督导下的800小时实习课程和社会工作日、社工夏令营等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式,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专业实习管理机制。在社工专业实习中始终保持1:3的督导与学生的比例,香港注册社工督导常年维持在每年10-15人。在研究生培养上,坚持研究生600小时的专业实习计划,注重理论与方法的强化训练。在如何有效组织社工实习方面,中大社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就业方向: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专业,社工们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预防犯罪特别是预防青少年犯罪、老人陪护等扶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已经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在香港,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1人是社工。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可以说,社会工作者职业涉及的面极其广泛,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医院内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的人员、司法机构处理和疏导家庭纠纷的人员等,均属于社会工作者范围。按照“大市场,小政府”的发展趋势,以及参照上海正在实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由政府通过招标,聘请民间服务机构帮助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和问题青少年等边缘人群回归社会等),上述社会工作终究会从民政、司法、卫生等执法系统中剥离出来市场化、社会化——这都会提供大量的社会工作机会。

专家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公民将慢慢形成社工意识,而政府也将随之出台配套政策。社会工作,这个新兴的职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全国30余万工作人员中三分之一学历在大专以下。仅按上海市政府规定为全市近3000个居(村)委会配备两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一项,就需要6000人。

专业课详细介绍: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导论(大一上)

课程内容:初步介绍社会工作的内容,发展

学习目标:享受学习过程,珍惜收获,对社会工作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笔者看法:最喜欢的几门课之一!老师是在英国和香港都学习过的海归男博士,几乎可以算是我们最年轻的老师了,人非常幽默也很有意思,可以说很有人格魅力。上课的形式也很灵活,中后好几周都是请其他一些社工来分享经验,涉及面挺广的,每次听完他(她)们的课都很有想去做社工的冲动啊,所以到现在为止我都还没想好到底要选哪个。最后期末成绩的评定方式也很有意思,是分组去拍摄一个某方面社会问题的DV,结果其实不重要啦,大家最后得的分都差不多的,关键是这个过程很有趣啊,交到了很多朋友也给了我们出去田野调查的实践机会,真的是很不错的一门课。

使用教材:《Introductiontosocialwork》(11thedition)是全英文的,目前还没有译本。我们是班级集体复印的。

课程名称:质性研究(大一下)

课程内容: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质性研究理论与方法,包括认识论取向(epistemology)、主要研究范式(paradigm)的基本逻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methodology),研究流程,以及具体的研究操作与技巧;并将结合本土的操作实践经验对质性研究的操作过程、分析、伦理等方面进行一些反思。将采用讲授、学生演示、操作相结合的互动式方法。

学习目标: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期望学生能:

1)了解质性研究方法的经典理论、认识论取向和范式(一般了解);

2)了解质性研究的各种方法、策略(牢固掌握);

3)了解质性研究的设计、流程和操作(牢固掌握);

4)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牢固掌握);

5)对研究过程和结果有一定的反思和评估能力(一般掌握);

6)能独立设计及开展一个小型的社会研究并完成研究报告/论文。

笔者看法:是需要我们自己田野调查实践的课程,过程虽然不太容易但还是蛮有意思的。关键是老师特别牛,是个年轻的女博士,她的博士论文是研究的“小姐”,在课上她跟我们分享她的经历,什么黑社会夜总会啊,简直就是小说啦,奇特的经历也挺吸引我们选择社工的。

使用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

中文部分: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邓津、林肯编,风笑天等译(2007)《质性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

第1卷:方法论基础;

第2卷:策略与艺术;

第3卷: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第4卷:解释、评估与描述的艺术及质性研究的未来。

风笑天(2001)《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出版社。

风笑天主编(2006)《社会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潘绥铭、黄盈盈、王东(2011)《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劳伦斯•纽曼、拉里•克罗伊格(2008)《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质性和定量方法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劳伦斯•纽曼(2007)《社会定量研究的数据处理:原理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阿伦•鲁宾、艾尔.R.巴比(2008)《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文部分:

Hesse-Biber,SharleneandPatriciaLeavy.eds.(2004)Approachestoqualitativeresearch:areaderontheoryandpractic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

Schram,ThomasH.(2006)Conceptualizingandproposingqualitativeresearch.UpperSaddleRiver,N.J.:PearsonMerrillPrenticeHall.

Charmaz,Kathy.(2006)Constructinggroundedtheory:apracticalguidethroughqualitativeanalysis.London;ThousandOaks,Calif.:SagePublications.

Gilbert,KathleenR.ed.(2001)Theemotionalnatureofqualitativeresearch.BocaRaton,FL:CRCPress.

Marshall,CatherineandGretchenB.Rossman(2006)DesigningQualitativeResearch.ThousandOaks;London;NewDelhi:SagePublications.

Maxwell,JosephA.(2005)QualitativeResearchDesign:aninteractiveapproach.ThousandOaks;London;NewDelhi:SagePublications.

Eisenhardt,KathleenM.andMelissaE.Graebner.(2007)TheoryBuildingFromCase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50(1):25–32.

Carter,StacyM.andMilesLittle.(2007)MethodsinQualitativeResearchJustifyingKnowledge,JustifyingMethod,TakingAction:Epistemologies,Methodologies,andMethodsinQualitativeResearch.QualitativeHealthResearch.17(10):13161328.

AlanAgresti,BarbaraFinlay.(2009)StatisticalMethodsfortheSocialSciences(4thEdition).NewJersey:PearsonPrenticeHall.

Kerr,Alistairetal.(2003)DoingStatisticswithSPSS.London:Sage.

人类学

培养目标:在学生培养方面,人类学专业注重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在学生教学培养中,强调“深入社会现实,了解社会机理”,着重培养学生田野工作的实践能力,并与地方合作建立了多处学生田野实习基地,如“广西凌云教学研究基地”、“贵州荔波、三都水族文化研究基地”、“四川平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广东田野考古研究基地”等。

就业方向:能胜任民族、宗教、计划生育、文化、民政、旅游、宣传、政策研究等工作,以及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组织和私有机构担任行政、文秘和各项管理工作。

考古学

培养目标:在学生培养方面,考古学专业注重理论、方法、实践、服务多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田野工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并与人类学专业实践结合,在多个地方建立了考古实习基地。在研究生培养上,依托人类学博物馆资源,形成了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特色培养方向,现已培养了大量研究广东本地以及华南地区的科研工作者。

就业方向:1、留校任教,从事考古学教学研究;2、进入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从事专业研究;3、进入传媒业,从事专业记者、专业制片人等职业(像报道考古新发现、文物遗址保护相关题材新闻的记者或《探索发现》那样的栏目制片人);4、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诸如拍卖行,从事文物鉴定、估价;5、自由人,从事艺术品收藏、鉴定等。

分数线参考:去年我的分数是623,文科一本线是554。所以一般高出六十分以上都可以报考的

其他感想:

首先我们院的大一本科生入学都只是分社会学和人类学两大类,拿我读的社会学来讲,大一的课程就是包括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相关的基础课程,然后到了大二才让你选择以后继续攻读的小专业。都到这个时候了,我都还没决定好呢,纠结啊`````ps.因为我是读的社会学,所以关于人类学方面的详细课程我就没有写了,见谅。

我们院还有一个叫“成长动力营”的东西,不知道其他院有没有,算不算特色的东西,其实就是搞些活动增进同学感情,加强班级凝聚力。当然还有每年我们社人院和数计院,亚太研究院一起举办的“三院舞会”也是影响力蛮大的。具体的一些情况可以上我们院主页上了解一下。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网站首页http://ssa.sysu.edu.cn/

话说当时我为什么选择中大呢?首先我本身就不太想去北方的城市,结果来了个这么南的学校。然后分数又不上不下的,说实话当时对中大都没什么了解的,而且越往北知道中大的可能越少呢,中大在我们重庆好像也没什么知名度呢。不过因为我一直很想学粤语,觉得来广州有个学粤语的环境也还不错嘛,而且广州离港澳台近,办个通行证就可以随时过去了,非常方便的,当然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吸引我的还有广州数不清的美食啦!所以在了解之后选择了中大。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至少对我来说我没有后悔我的选择,而且越来越喜欢羊城了,当然我最爱最舍不得的还是咱们重庆啦,各种想回家啊!肯定到时候你们也会有这种感觉,现在你们多半就是想去远的地方读书,但到时候不管你是在哪个城市,等你在外了才晓得自己会有多想重庆。这绝对是我们这些师姐师兄共同的心声啊,看我们在人人微博上刷的东西就晓得了,只要是关于南开和重庆的都蹭蹭地分享,然后就是各种怀念。

有一句经典的话,“你今天流下的汗与泪,都是当年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确实,选专业还是很重要的。我的建议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感兴趣的,千万不要因为父母的压力或者什么所谓的热门专业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当然兴趣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如果在你真的没有什么想法的话,也不妨听听父母和老师的意见了。至于我选择社会学这个专业的原因功利的来说是因为它的收分算是比较低的,比较有把握能上线,所以我将它作为专业的第二志愿,然后就中了。而且中大的社会学是全国最好的之一,而且一听社会学我就觉得跟我们生活应该很有关,会蛮有意思的。肯定每个人第一次听到社会学就会觉得很好奇很冷门很抽象,多半不好就业,包括我当初也是这样想的。但当学了一个多学期之后,我真心觉得不管是社会学还是社会工作都还是蛮有前景的,关键是学起来不枯燥,有兴趣,可以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很多东西。如果你现在非要我说哈到底啥子是社会学我可能还是说不出来,因为我也完全是个社会学的初学者可能还不能说已经入门了,我也还在慢慢摸索的道路中,相信随着慢慢的收入学习我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和未来。

我又不得不强调我们在本部南校的各种优势了,所以我现在也特别庆幸选到了社会学能四年都呆在南校。南校的环境真的很美,很美,很美。对了,南校和南开感觉挺像的呢,到处都是大树哦。时不时都会在学校里遇到一大批游客,因为南校是广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啦。小礼堂前面那一片大草坪太爽了,随便踩,没事的时候可以在上面看书啊野餐啊玩耍啊,特别有感觉,那也是最受附小附中和老人们欢迎的了,每天都是人气很旺啊。还有南校的北门牌坊对出去就是珠江啦,非常适合散步锻炼身体的,沿江过去就是小蛮腰啦。还有关于好吃的我就不多说了,你来了就知道了。当然可能你也会不习惯,因为这部辣的菜比较少哦,不过其他特色的小吃倒是很多啦,应该会有你菜的。南校的交通也很便捷,近两个地铁站和公交车站,想去其他地方玩也方便得很。话说广州好多地方都已经留下我的足迹啦,我现在基本上保证每周出去一次的频率。没事多出去走走很不错哦,自己会发现很多与众不同的东西哦。

我们内部流传的一句俗语是:学在南校(毕竟是本部嘛,大多数教授神马的都在南校,而且南校的环境也适合学习),吃在东校(因为在大学城那边,不仅食堂好吃便宜,学校周围还有各种好吃的),住在中珠(珠海校区是最新的校区,所以各方面的设施都很齐全,景色也很漂亮,宿舍条件也很棒),死在北校(北校原身是中山医科大学,那全都是学医的,所以你们懂的~玩笑而已啦)

最后,真心欢迎学妹学弟们报考我们中山大学(我会随便告诉你我们学校有个外号叫“中山不放假大学”么?其实没那么恐怖啦)师姐在这里等你们噢!且行且珍惜!

2013.3.31(愚人节即将来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