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 商学院管理科学

本文于2017年录入/高2013级 徐艺萌

学弟学妹们好!(咦我怀疑这条无声的开场白到底有没有用

自我介绍

我叫徐艺萌,是南开2013届毕业生,理科。人大2017届毕业生。写这篇文的时候2017年5月底,所以是一只大四狗。在人大商学院,管理科学专业,管理、计算机、统计和数学的交叉学科。目前确定的毕业去向,也就是大学入学时朦胧地期望着的去向,是美国读研。Georgetown University,Master of Science in Analytics,STEM项目,计算机、统计与数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日常爱好音乐,业余弹点吉他钢琴唱唱歌。

在此,先祝学弟学妹们在下一个人生阶段把握机遇,勇敢地经历、大胆地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我的视角和经历仅供参考。

声明一下,2013入学的管科是单独招生,不和工商管理一起。但是2017入学的同学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招进来,然后大一的时候分专业会有管理科学这个选项。

一、学校综述

人大是一个社会科学很厉害的学校,经济、金融、管理等学科算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值得注意的是,统计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

课程方面可以跨专业选修,自由地选不同学院的课。还可以自由地选择要不要修第二学位、第二专业。

仔细挖掘,你会发现人大有很多出国交流的机会,都在http://io.ruc.edu.cn (opens new window) 这里了。

社团很丰富多彩,求职类社团,比如投行与咨询协会、保洁俱乐部、SIA金融协会等,内部会有一些求职讲座和经验分享,每年秋季、春季开学不久都有招新,会在微信公众号上或者各楼贴海报通知,要通过笔试、面试才能入会。关于音乐、文学、体育的都不少,每年九月十月会有“百团大战”,各社团摆摊展示。

人大在三四环之间,东门有双安、当代两个大商场,淘宝上买不到好货的时候,我会去那里。临近新中关、欧美汇等购物中心,聚餐方便。

【前方吐槽】每年12月9日会有129,由新生排练演唱。当时我花了很多时间在集体排练上,大概3个月,每天1小时甚至2小时,我认为不值得——功利地来讲,这件事不会对个人升学、就业有帮助,对集体福利也没有贡献,不如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社团活动上,比如在对外交流活动、组织文艺演出的组织上贡献主力;不功利地说,喜欢音乐又有一定基础的话可以选择加入社团和水平相当的人一块儿玩。刚入学有很多琐碎但是很费时间的事情,大一大二课程较多,这意味着大一大二的学习对总体GPA很关键,上课、写作业,保持好的学分绩是重点,不建议参加129.

品知人大是校内论坛,可以下剧、电影等,还有卖书卖衣服之类的帖子。

二、专业详述

\1. 专业介绍

商学院管理科学专业,管理+计算机+数学+统计。如下的图片是我们2017届的培养方案,当时是和工商管理大类分开,管理科学单独招生。但是,2017级要改革了。变化有两点。

第一,管理科学在工商管理大类里招生,很可能你们填报志愿的时候已经没有管理科学这个专业了,是在大一分专业的时候会发现有管理科学这个专业。

第二,课程改革了。原本管理科学以数学难著称,大一的时候每学期两门数学,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A类数学(人大同类的数学课分为几个等,A类算是同类中最难的,不过听说有A+?),我数学能力不太够,非常羡慕隔壁学数C的工商管理和贸易经济。改革之后,去掉了数A的要求,只需要学数C。但是如果感兴趣,A类数学课都是可以选的,似乎可以用数A免掉数B、数C。必修里删去了C程序设计,增加了运营管理(主要讲制造业的工业流程设计、如何优化生产环节等,在制造业为主的当今还挺重要的,原为选修)、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名字不太清楚,也许是机器学习与商务智能)这两门课。选修里还增加了R语言,金融大数据分析。近几年就业市场兴起了对数据挖掘的需求,这样的设置也是在向市场需求看齐。数学课、英语课等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很大,尽量拿到高分。就我们这一届的情况,大一大二和数学、英语作战;大二加入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等商科的课程,presentation、案例分析非常多;高年级(大三)会接触到专业选修,比如数据库、收益管理、优化与建模,这个时候仍然是案例分析(数据库没有案例分析),但是案例里加入了定量的成分,需要用到简单的excel线性规划、水晶球模拟等,毕竟商学院,不侧重技术但侧重结果解读;大四这个专业没有课,大多会去实习。

管理科学这个专业的知识面铺的很广,毕业生里就业去咨询、金融、航空、房地产的都有。这个专业适合对商科感兴趣,又希望有一些技术知识的人。个人感觉是,管理、数学/统计、计算机编程各方向,需要选一个自己深入学习,通过实习、选其他学院的课、慕课等。我去斯坦福暑期学校选修了数据挖掘和时间序列分析两门课,在人大学了一点数据挖掘和时间序列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课程作业、看书又加深了理解。人大也是有类似的课程的,可以自己在选课时节看看哟~

img

img

img

img

\2. 学术氛围

2017届平均每位老师带了两个本科生,本专业做数据挖掘方向的老师有在自己带本科生,其他老师没有迫切的科研需求,需要自己多多联系同门师兄师姐一起做。

总的来说,商学院的实习就业氛围比科研氛围浓厚,建议在大四下之前集齐两份实习召唤好offer(留学党的忠告),不水的那种。实习的消息可以在商学院网站CDC(主要为商学院学生服务)上找,也可以在应届毕业生网站、北大未名bbs、清华水木上找。应届毕业生较全。更重要的是,通过实习能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兴趣。

\4. 未来出路

一般来说,本科毕业的三条出路——出国深造、国内深造和工作。

工作,人大+商院,这两个牌子足够过很多公司的门槛。留学美国,美国缺技术民工,管理科学比商学院其他专业偏技术,也就更容易申请到美国STEM项目(有更长的OPT期)从而留在美国工作。国内深造,近两年都有不错的内保(本校保研)、外保(保研到外校)和考研记录,有本专业直博(近年来人大管科倾向于招直博生)、本院财管跨专业保研、人大金融考研成功、清华经管外保多枚。继续深造的人里,读博的较少(照社会发展规律来说,博士生本来就不应该很多呀,因为科研不需要那么多人),大部分读硕士,硕士面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