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7年录入/高2014级22班 钟鸣宇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本任务是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各类大中型企业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经理人,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实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本科课程:除全校公共课外,还有高等数学C系列课程,专业必修课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学、劳动关系学、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心理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研究方法、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关系管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培训与开发管理、薪酬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写作、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方法、人员配置与招募、人事管理经济学、社会保险、专业外语、企业管理概论、组织文化、发展与就业、劳动科学专题
作者感想:首先需要解释的是,目前本科生入学没有人力资源专业这样的直接招生,从2015级开始已经改为劳动人事学院的大类招生,而大类招生的学生会在大二下学期进行专业分流,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劳动经济学,四个专业的学科背景有一定区别,人管更偏向于企业管理,社保偏向政府管理,劳动关系研究劳动法及企业、雇员、工会和政府间的关系,劳动经济学则偏向用经济学研究劳动领域。就我自己的专业人管来说,与其他工商管理大类学科相似,算是总体偏文的一个学科,但是也会学习统计、数学等与研究相关的偏理科的内容。课程的话,基本是理论与实践都有的这样一种状态,因为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的理论本来就是来源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并最终服务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去。课程压力相对较小,因此也有人大“四大养老院”之说,不过这还是看个人的时间投入和规划,可能立志走科研学术道路或是走实践运用道路的都需要花很大功夫在这些方面。整体来说呢,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同人打交道,研究职场中的人的这么一个学科,所以也更适合于思维灵活、人际能力强这样的同学。大家在选填专业前也许会做到MBTI职业性格测试等等一系列的关于个人能力素质潜能和适合专业的测试,这些测试本身也是人管专业研究的内容和成果。总体来说,科任老师们都是很温和而且给分仁慈的,只要完成了老师的要求,基本不会有挂科的可能性(顺便说一下,人大挂科没有重考这一说,只能重修,所以还是尽量不要挂科的),几乎每个老师都会布置小组作业,以文献展示、案例研究为主。
学术氛围
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个设立的这个专业,目前也称得上是全国最好的这个专业,所以学校老师很多本身就是学术界的大牛,而全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材很多也是本专业老师们编写的。每年学院的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等等大型会议都会邀请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管领域的专家,其他各类型的学术会议也是非常多的。本科生想要走科研的道路,也可以通过大创小创这些科研类比赛的形式或者跟自己的导师做课题(一般大二会选择导师)等方式去实现自己的学术追求。
活动氛围
学院举办的各类与学生求职(如何写简历,如何准备面试)、职场文化(职场着装文化)等方面的活动算是与本学科最为紧密的活动,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在企业中就会在人力资源部的各个模块进行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未来出路
就业导向:首先总的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就业方向是非常广的,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都会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但是,这个行业的就业人员资格良莠不齐,而且对于专业出身的要求不像其他一些专业那样那么高,进入门槛较低,因此需要与其他专业的同学进行竞争。但是以人大劳人院的实力和名声,以及师兄师姐们在各大国企央企政府部门和外企的关系网络,对于就业这一方面还是不用过分担心的,本专业已经连续几年实现了百分之百就业。
科研导向:人管专业的学生在科研上可能会从组织行为学、组织理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等的细分方向去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国内像是本学院、南开大学等或是国外例如康奈尔大学等都是学术研究领域较为好的去向,政府背景的各类研究所也可以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国际劳工组织ILO等NGO也是很好的科研选择。
其他方向:无论是研究生升学或出国读研,无论是继续学习劳动科学领域的专业还是跨专业基本都基于大家的个人兴趣、能力、未来发展目标等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