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3年录入/高2012级10班庞涵
学术氛围:我觉得学术氛围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浓厚,学习氛围倒是比较浓厚。
我觉得我们缺少对于经济学原著的研读。大一的专业课比较少,课程却比较繁杂,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课等等,这些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如果你不去思考,你甚至很难感受到你所处的环境是大学。我觉得大学在乎的不应该只是一个分数,那就是你学习的动机不能只是为了排名,保研等等,当然这是个人的选择了,如果你一本经济学原著都不读,照样可以拿高分的,只要你愿意背背记记。同时,进入大学你又会发现大家似乎觉得学习又的确不那么重要,追求的只是不挂科,那正是大家忘记了大学教育目的的表现;认为是否看重学习与看重分数是一回事。但是,我要说的是,我希望我能传达给你们的更是一种对于知识追求的精神,我们朝着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的方向努力,虽然这是十分艰难的,但是会收获颇多,也许你看不到实际的收益。尽管如此,我也要跟你们坦诚,我自己也做得不够理想,也会因为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时常用“利益”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追求,所幸的是一次次的价值判断使我的心做出了我想要的选择。所以,以后面临困惑,甚至觉得迷茫的时候就静下心来想想,不论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至少你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那就大不一样了。
经济学院的老师基本都在望江校区,我们大一大二在江安校区,这也决定了师生之间真正上的学术交流并不多。同时,要希望能够老师交流,就要夯实自己的基础,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学术方面,你才有疑问可以向老师请教。但是,和老师的交流其实可以涉及各个方面的,不要局限在学术交流中,只有想法与老师沟通就要自己去创造机会。也请相信你和老师的平等的个体。
我相信做学问的人应该有一份人文关怀,学经济一定不能只懂得市场运转的模式,如果你对于资源分配不用无动于衷,只是把学经济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在同辈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手段,你便成了“经济人”——只懂得追求利益最大化。我想,只有具备了人文关怀,我们才会拥有一个更浓厚的学术氛围。
适宜的学术氛围是你可以创造的,大环境的不可改变只在于大家都认为它不可改变而放弃了努力。
活动氛围:经济学院的活动十分少,甚至是全校最少的,你几乎在青广(未来你们就知道这个地方了)上看不到它宣传活动的身影,活动内容往往不具备吸引力,形式比较单一。喜欢参加活动的孩子多参加校级活动和其他学院的活动。同时经常会有一些讲座,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听听。
学院专业:经济大类(经济、经管、财政)、金融大类(金融、金融工程、保险精算)、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成立于1985年4月,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师1人。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现设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一个;世界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一个。世界经济学位点下有四个研究方向:即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国际经济合作与商务、跨国企业经营、地区国别经济(南亚、欧盟、日本、美国)。世界经济硕士点在某些学术领域的研究上在中西部高校中居领先地位。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近年来,科研成果累累,计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共计38部,其中获奖8部;发表论文316篇,其中获省级以上学会一等奖12项,承担和完成原国家教委科研课题3项,省级重点课题15项。从1986年,陆续接收外国留学生及港台学生共20余名。
培养目标: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工作的人员应当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贸的基本技能。这些网上都查得到,说点我感受比较深的吧,国贸要求英语的水平较高,贸易方面要求掌握的知识比较多,不过这些大一还来不及学。
就业方向:你们读了这个专业就会发现,它就是有一个国际化的名字,当时它吸引你可能也是因为收分并不低,而且又是经济学院的专业。你甚至不了解它的就业前景就来读这个专业了,并不是说这样不行,我报志愿的时候就不太能区别经济方面的专业的差异。为了避免出现那种读了又后悔的现象,我觉得这几个专业都还是多说几句吧。我的感觉是,经济学大类就是研究经济发展的,理论性要强一点;金融吧,相信大家都比较清楚,往往是跟证券交易、银行相关,找个代名词——华尔街,大多数人会觉得金融就业情况更客观,完全就是“金饭碗”,但是金融风暴也告诉我们这个行业并不是一片光明。国贸在经济学院中并不热门,从每年转专业的人数也看到出,但是请你们坚信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具有一定的前景,相比其他经济学的专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只是,现在很多国内企业达不到对于这种人才大量需求的水平,所以在岗位的设置上相对来说较少;而开设这个专业的大学、学院有不少,学这个专业的学生也不少,这就造成了供过于求;但是对于真正有能力的国贸人才,又是供不应求。所以,有人认为国贸专业前途光明,也有人认为失业率极高。
具体的工作或职位有:(1)从事专业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工作;(2)从事各类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的进出口业务工作;(3)从事各类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工作;(4)从事各类专业的报关、承运货物等国际物流工作;(5)在各类涉外型的企业、机构从事初级财务工作及业务管理工作;(6)从事国际市场调研、策划及国际贸易纠纷调解的辅助性工作;
专业课详细介绍: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资、社)
课程内容: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资本主义部分包括,商品和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累积,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部分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和居民生活消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货币金融和财政;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
学习目标:这个不好定义,看你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可以研究一生呢,也可以“研究”考试前一周
笔者看法:觉得学习这个课程的阶段,有精力的话可以好好读读《资本论》,真的是很优秀的作品,人类的财富
教材: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课程名称:统计学(双语)
课程内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变量数列的分布特征、抽样估计、时间数列指标分析、时间数列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指数
学习目标: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计算方法、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结果、将统计基本理论与实际经济问题结合分析
笔者看法:这门课还是有一定的计算,考试一定要带计算器
教材:王云主编《统计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课程名称:会计学(双语)
课程内容:会计的内容、职能、方法,会计要素和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账户的分类,会计账簿,财产查清,账户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工作组织
学习目标: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笔者看法:只要你弄清“借”“贷”就基本搞清楚了,当然这个只是个基本要求,会计学实际很复杂,还有独立的专业呢
教材:崔智敏、陈爱玲主编《会计学基础》(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微观)(双语)
课程内容:需求和供应,效用理论,生产论,成本论,完全竞争市场与u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宏观调控
学习目标:无
笔者看法:我觉得这门课很有意思,而且可以参考的文献很多,亚当斯密《国富论》、米歇尔《经济学原理》
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二到大四专业课:
财政学(双语)、货币银行学(双语)、西方经济学(宏观)(双语)、世界经济概论(全英文课程)、计量经济学(全英文课程)、国际金融(实务)(双语)、国际经济学(双语)、国际商法(双语)、国际结算(双语)、国际商务管理(双语)、国际市场营销(双语)、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跨国企业管理(双语)、中国对外经贸专题、经济分析基础
注:你进入国贸专业之后会发现实际如同两个专业,有国贸普通班和双语班,这个不是根据高考成绩分班的,而是进入大学后如果你愿意读双语班,你就参加一个英语考试就可以,这个考试基本都能过,比高考英语简单;不能认为普通班和双语班的教学质量有很大差异,只是双语班采取了双语教学的方式,可能在专业上的深度上会浅一点,但是这个还是要因老师而异。如果你选择普通班的话,上述课程设置仍不变,只是括号双语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