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 理学院

本文于2013年录入/高2012级22班刘阳冬凌

接到写“我眼中的大学”这个无比有爱的任务,真是非常高兴。可细细想来,我们作为第一届未经过委培直接到港大念书的学生,没有体验过内地大学的教学和生活,自然是没有资格在这里谈论什么内地与香港大学的比较的。而且,我刚刚结束短暂的大学第一年,很多方面自己也还在思考摸索,实在不敢说对港大有多深的了解。所以,我只简单地作点介绍,再谈谈个人感受,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文笔已生疏,见谅。

1.关于理学院

港大的理学院下面有六个department/school(数学、统计与精算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十五个主修专业。在学院网站上可以找到各个部门和专业的介绍。从我们这一届起为四年制,课程结构与三年制不同,大家留心别看错了。

理学院的课程架构非常灵活自由。港大的理学院学生只有两门全院必修基础课——科学基础(ScienceFoundation)1和2。这两门被我们吐槽为“科学脑残课”的课程难度很小,着重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以及进行广而泛的科普,信息量大。当然还有一些全校必修的课,如英语、commoncorecourses等。除此之外,你还有大量的学分可用于修读专业课和自己喜欢的freeelective.

理学院学生被统一招收进来,没有专业的区别,在大三之前都不必declare自己的专业。已经早早确定好自己方向的同学自然可以选择心仪的专业课,暂时没有想好专业的同学,也有机会在第一年多多尝试,充分思考。决定或者改变都有时间。每个主修/辅修专业都有对应的大纲,按照大纲选课,修满学分即可。Introductorylevel的课程大多是专业必修,advancedlevel的专业课就有不同方向供选择。对于四年制学生来说,学分比较宽松,一主一辅是绰绰有余,如果没有太多freeelective的话双主修也不成问题。所以,在专业选课这方面,学生的自主性很强,没有人替你作决定。只要自己好好计划,保证全校或全院必修课+专业课+freeelective的学分修满就OK。

由于港大不会“强迫”理工科学生修数学和物理的基础课,比较奇葩的情况就会出现。比如,主修统计专业的大纲里面只要求修一门极其简单的数学课,虽然统计课本身会教授数学内容,但这样的数学基础显然是不够的。一些其他的自然科学专业,例如化学、生物,则完全不要求修数学课。因此,港大的理学院学生总体上是缺乏基本的数学训练的,至少非数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和内地的大一学生相比,表面上看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是,这一点我暂时存疑。首先,内地的题海式数学教育是否真正触及数学教育的本质尚有争议,我不太懂,就不妄加评论。其次,港大的内地生多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主动修读或旁听或自学数学课程。长期效果尚不得而知,但这一体系是利是弊终究还是可以自己掌控的。

个人觉得理学院课程还有一个较明显的特点就是起点低,上升快。我第一学期选的数学课和化学课,基本上是高中内容,新知识也很简单,容易上手,加上课程密度强度小,学起来是轻松愉快。但到了第二学期,就开始这也不懂那也不会。从学长学姐的经历来看,到了高年级,几乎要“不得不当学霸”。当然这很个人化。不过从中可以看出,大学学习主要是靠自己。课堂强度小,不意味着你不必自己去啃书、思考、练习。不自己花大量时间去主动吸收知识思考问题,到后来也许可以勉强将就,却无法达到应有的层次和节奏。

另外,港大理学院蛮注重培养科研精神的,为喜欢研究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不仅高年级有研究课程,暑期还有summerresearchfellowship和研究地点在国外的overseasresearchfellowship等项目。对于知识基础还不够好的大一学生,也有教授愿意“收留”你加入研究小组做summerproject。只要你愿意参与,积极申请,这些机会就不难得到。

关于毕业出路,我作为一个大一学生谈论这个还真是有些自不量力。据说,香港本地学生绝大部分都会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而内地生,则大部分会选择读研。就我自己接触的内地生来看,一些选择数学、统计、精算、风险管理专业的同学会向经济或商科发展,另一部分则是走科研方向。不过个人觉得,大学四年就是用来探索反思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当我们的目标不再是“考入好大学”,我们就该真真正正地开始思考和实践自己的梦想了,对吧?

2.关于化学系

我决定了主修化学,对化学系的直观了解也稍多一些。

港大的化学系排名世界第九,所以一直都相当自豪。的确,港大有几位非常牛的教授,并且他们都会给本科生授基础课程。我这学期的无机化学教授是目前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同时还是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11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等等一系列奖项。有实力,有气场,上课思路清晰井井有条,听课完全成了享受,没注意就到了下课时间!即使不是级别很高的教授,入门课程的老师也是教学一级棒!不仅是教学,整个师生关系非常密切。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和老师邮件交流,或者约时间面谈,系里还会举办很多活动让师生有机会近距离交流。老师们真的都非常热情且平易近人。对暑期研究有兴趣的话,即使是菜鸟一只,教授也会想办法让你参与到project中。总之,有很多机会都摆在你面前,就看你能否珍惜。

就课堂内容来看,感觉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了,需要理解的东西更多了,和高中变得很不一样。实验技能培养也得到注重。从第一学期开始,每周都会至少进一次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很多样,仪器配置也都很不错。

3.关于港大生活

初到港大的一段时间,由于不仅要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切换,还要完成从内地到香港的切换,迷茫和焦虑自然都少不了。也一直有人认为香港太浮躁不适合静心学术,有人在这个没有班级的学校找不到归属感,有人对香港本地人的一些观念颇有微词。我却觉得,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勇气踏入这个新环境,或许根本就不会有这些独特而珍贵的体验和思考。被冲击,被震动,然后你开始学着直面一些问题,开放而谨慎地接收外界信息,独立思考。你会一直与自己的情绪搏斗,你会不停尝试自己与世界的平衡点,你会锲而不舍地寻找自己。其实,如果自己能静心学术,哪里都不浮躁;只要自己愿意走出comfortzone真心交朋友,愿意丰富自己内心,到哪里都不孤独;有机会从香港人的思维角度看待事情,再自己作评判,并养成包容心态,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香港是一个让人长大的地方,修炼全靠自己。

在这里,只要你有想法,有准备,有实干精神,丰富的资源、信息和机会都会是强有力的支持。不同的人可以走出不同精彩的路。

以上都是个人的真实感受,并未面面俱到,也无深度剖析,算是呈现某个角度的对港大的“一瞥”吧。希望大家能多多参考其他学长学姐的文章,从各角度形成整体印象。港大的网站上也可以找到一些介绍性的信息。有问题欢迎邮件!^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