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 学校综述二

本文于2012年录入/高2011级15班明月

首先,香港大学对内地的招生制度是独立于普通志愿填报的,它们是完全互不相干的两个系统,并且如果你确认同意被港大录取(确认日期应该是在提前批录取之前)你就不用管你的志愿了,它根本到不了其他高校手里。这也适用于其他你在志愿可选列表里面找不到的香港高校,比如香港理工、香港科技等等。没记错的话,香港中文和香港城市是通过普通志愿招生的。

港大内地招生页面:http://www.hku.hk/mainland/

请注意,6月15日网上申请截止。之后虽然接受补报,但似乎不保证成功率。且申请需要用VISA/万事通转账,还涉及购汇,手续不简单,请早做决定。选择香港高校之前,请确认你的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或者你的分数高到可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给你奖学金。几十万的花费虽然在现在一般来说已不是天文数字,但也不是说掏就掏的。香港的生活成本也是重庆的好几倍。


为什么选择香港高校?

国际化都市、相对内地开放自由的氛围,不同于内地的高等教育体制,与香港本地或其他国家地区人打交道甚至朝夕相处的机会,国外本科以上院校相对于内地高校而言高得多的认可度,全英文教学,这是我这个在浙大委培了一年的渣渣所能想到的;但于我而言,选择HKU,大概只是因为高一的春节假到香港玩了7天,中间到HKU参访了半天,然后就爱上了这个闹中偏得一方净土的地方。我依稀记得当时的印象是,这不就是把南开放到了一座山上吗?精致小巧(香港寸土寸金啊),百年老建筑和现代意味十足的新楼共存,绿化率和我们这个市级园林单位有一拼,甚好!所以这也算是缘分吧。


哪个专业好?

总的来说,去香港的话,应该是看上其金融中心的性质了吧。HKU金融确实不弱,但是最强的是医学和法律,其他还有人文等等。理工科相对没那么响亮,尤其是最近港科势头很猛。但这些描述,指的并不见得是本科教学,因为评价一个学校,其本科以上的教学,以及研究能力也是重要指标。转专业的情况我不知道,同一学院下应该还可行,跨院转估计就不太行了,计划曲线救国的话想清楚。


去那日子好过吗?

我不知道真相,从学长们那里获得的印象是,本地生,其实是一个不那么愿意接纳我们的群体,用心去交流还是可以找到本地朋友的,但是会比较痛苦。相应的,内地生就是个比较团结的群体了,有什么事找学长,找内地本科生联合会CSSAUD和权益保障组RIC,抱团取暖总是容易的。另外,HKU的宿舍是和内地很不一样的,宿舍主要为双人间,少数单人间,最多三人,且你需要“申请”住进十几个宿舍中的其中一个(首年似乎有政策保障一定可以申请成功),并需要参加宿舍组织的活动,如果宿舍管理层认为你太不符合宿舍的要求,第二年说不定就把你踢出去让你重新申请。最倒霉的情况可能需要出去租房,不过那样的话学校会给补助的。


上课会有很大的不同吗?

肯定和高中不同了,但是和内地的有何区别,我无法告诉你。并且你们将会直接赴港而不像我们还要在内地委培一年,意味着我们委培的经验也只供我们自娱自乐了。


眼下这个假期有什么需要做的吗?

录取之前,港大是要面试的,虽然以我们所接受的英语教育,对此相当无力,但它其实也不是来考你英语的,更多的是对新事物的快速反应和表达能力,不管怎样,准备总比不准备好;录取以后的流程,校方和CSSAUD会提供指引的。在此期间,请记得经常检查自己的电子邮箱。还有就是,如果有空的话,多提升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8月23日左右是你们的RegistrationDay,9月1日(updated)正式行课,中间会有一种叫OrientationCamp(OCamp)的东西,不同的组织会有不同的O-Camp,大概就是新生们到处吃喝玩乐互相先认识一下。

总之,如果说报考内地高校,至少还可能收集一些信息的话,报考HKU,尤其是你们这一届(今年学制改变),你们面临的几乎是全新的世界,而且连消息都很难搞到。CSSAUD应该也会为你们制作新生手册,但是那个东西是从学长的视角书写的,也就是说,你不会那么轻易就能看懂。换句话说,你们也是先行者。

那么,我们薄扶林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