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 环境学院

本文于2013年录入/高2012级27班周冬

学术氛围:

当然,也许只是个人觉得,我们学院乃至师大学术氛围并不浓,肯定是不如南开中学的,毕竟是爱在北师嘛,你会在晚上无意间撞见无数对热恋中的男男女女。另外,老师们要

求也不高,学生们也醉在其中,几乎是很难有压力的。虽说似乎有不少学霸的存在,但其实考霸居多,具有学术精神,真正想学的,确实在学的只可说凤毛麟角。

活动氛围:

学院还是响应学校号召有不少活动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合唱大赛服饰大赛

元旦晚会等等,应该说该有的还是有的,只不过院小,可能有时会显得没有大院那么人气十足。

其实活动嘛,也是事在人为的,开心果多了,大家就会很嗨的,应该说每一届不一样的。换个角度,因为我们只有一个班,所以大家会相对等熟悉一些。还有,我们院从本届开始有国防生,如今本届总共有68人,男女比全校最平衡,35女33男。所以在运动会这种活动,环院还是很厉害的。

学院专业: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专业介绍:

环境科学

具体的在网上都有,北师环境学院的主页也是由介绍的,所以在此不赘述。不过还另外补充一些。

北师环院大一大二是不分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到了大三才志愿分专业,开始招生出现的环境工程只是徒有其名,并不影响后面专业分配。其实,北师大的环工也很接近环科,工程设计比较薄弱。各学校学环境的开始两年应该都差不多,重在基础课程,比如数理化生英环科和环工在我看来,简单这么说,环工重工程类科研,环科重全局;环工会把科研投入实用,而环科除了科研会更加联系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的东西。而我们学院环科其实相当偏向科研的。如果单纯的想做环境类的科研,来北师还是不错的,你会有很多机会。另一方面,细分并不必要,大一大二后,自己了解多了再决定合适自己的方向。

另外网上的排名五花八门,估计你也会看晕掉。并且每个学校都会尽量把自己说好,所以建议你别看什么排名之类的。在中国环境还行的就那么几所,环工以清华老大吧,然后哈工大和同济,天大。环科嘛,北大南大北师南开浙大厦大,最南边还有个中山可以考虑。似乎西边的兰州大学也将就,估计南开学子是不会去的。这里面每所学校研究重点是不一致的。主要分水污染,固废污染,大气污染。每个学校也是各有擅长的。如果说固废的话,除了清华就是同济;大气除了北大就是南大;水嘛,几乎所有学校都有,做得好的也很多,北师在流域水环境这方面算是佼佼者了,清华北大自然也是不赖的,只是清华更重视城市水体。还有哈工大的市政工程、给排水听说很牛的。

另外北师环院有一个国家实验室和教育部实验室,这两个东西对科研来说是很重要的。

至于出国嘛,还是有三分之一的人,至于学校的好坏得看你自己了,付出和收获关系很大的历史很强大,但可忽略。

培养目标:

当然是环保方面的人才了

就业方向:

网站很多,就不多说

课程:

一、相关学科基础课

二、学科基础课

另外环院网站主页有大一到大四具体的课程安排http://env.bnu.edu.cn/view.php?id=846

学习目标:

保护环境

分数线参考:

环境学院的分不高,比北师的分数线高一点点就行。

笔者看法:

似乎上面说了些可有可无的话,说实在,目前对学院还是不是太了解,对此,不能给出精确的你想要知道的答案实在抱歉。我不想你因为上面的文字觉得北师环院好或者不好,最担心的就是做出误导,但有些话又不得不说,尤其是真正想为中国的环保做出一份贡献的师弟师妹们,所以下面真真切切的废话来了~~~

环境科学这个专业在历史的这个时候确实有很多复杂性,它具有更大的风险,更多的矛盾,而选这个专业可能会让你有更多的阻力,诱导力。如果你对着专业有所了解,相信是了解得越多越是纠结的了。

到底这条路能不能走?

到底有没有前途(或钱途)?

到底最终能不能坚持走下去?

到底这是不是我所想的专业?

到底这是不是我所要的生活?

问题很多,确实也很复杂

有同学确实是因为喜欢生态学,植物学,对自然之美过分喜爱才来到这个专业的,结果发现这和之前想的不一样,因为环境科学研究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它直接关乎的是污染,是美的对应——丑!

大学数学B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物理B基础物理实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电工学生物化学

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

工程制图流体力学环境水文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

有的同学甚至以为学了环境就能在《后天》这样的灾难中拯救世界!后来发现,环境科学是平凡的。环境科学关乎的是我们平凡的生活。

有的同学开始抱有极大的热情,想给中国的环境来个改天换地,后来上了几节专业课后,顿感无力,觉得学的太空洞,形式大于实际。做过一些环保宣传活动而周围的人对环境的漠视,于是很失望,觉得环保如今只是口上功夫,不切实际,于是变得和别人一样不想环保,或更有甚者。

也确确实实有人觉得自己受骗了,到了一个烂专业,这些话在环境科学吧很常见,虽说一般是无聊之人在那吐槽,可毕竟也是无风不起浪的。

还有些纯属调配,这点相信不是读者关心的,请忽略。

当然还剩了一些是真心想干点事做环保的人。

所以选这个专业的人定要慎重!!!一定要了解清楚才做选择,否者你可能未来就是前面那三种人之一。所以一定不要因为十八大一个生态文明建设一出,就觉得这是一个有着大好钱途的事业,无论喜欢不喜欢,清楚不清楚就往这个专业跑。有些东西,可能口头是那么回事,事实怎样谁也说不清,毕竟这是中国。也一定不要只顾一腔热血就想学环境,并不是说你保护环境就显得多么高大无私,环保是平凡而真实需要平常心的,它更多是关乎你的人生选择,价值取向,因为你想做喜欢做这样一类人才选择了环保。要知道,虚拟的东西无法支撑你走下去。同时,选择环保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读环科或环工,每行每业都可以对此做出贡献。这是环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当今中国,环境方面的立法、司法、行政、监督、技术皆有很多问题。我相信你如果对中国的近几年环境事件有所了解的话,定然知道我这么说的原因。所以我期望着有着宪政理想的法律人推进环保,既觉醒人们的环境权益又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公平公正;我希望有更多人来减轻这个领域的腐败问题,对政策实施做出应有的改革;我更希望有人能推动民间力量的崛起,形成人民政府企业三足鼎立的局势,达到制衡和监督的目的。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人执行绿色经济,优化产业链条。还有一直被人们忽视的环保类艺术创作包括独特的垃圾摄影,精美的

纪录片,各种创意设计。还有关乎未来的环境教育现在也做得很不好,以及在推进环保过程中人们心理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要知道如今向别人宣传环保,带来的可能是更多的道德压迫,让别人产生反感······环境有太多方面的问题,而真正的环保则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才行。你想保护环境,并没必要放弃你的擅长和你的爱好,反而需要发扬你的爱好,只要今后能在环保这边有个偏向。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的立法司法行政监督做不好,再好的技术也可能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前者和后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东西。

似乎就没必要有人来读环境科学这个专业了?其实也不是。环境科学拥有更全局的视野,建立之初,估计就是想在各专业的夹缝中找到创新点解决具有复杂性的环境问题。在这个业你可以对这个行业有更全面的认识,对考研后细分的专业还是有帮助的,比如你打算学环境经济,有了环境的底子,你的经济学会更贴近真实的环境问题。只不过,学的科目过多,课程要求的深度自然就上不去。学的数理化就比专业的数理化要低几个档次。就算低了也有很多人不打算学明白,竟然有老师也会认为这样知道一点那样知道一点就会是专家。可事实上环科建立之初是想你在各行各业都精通,只有精通之后才能真正联系各个行业,找到创新点,解决新的难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环科是一个最难的专业。并且精通的不是方法而是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很多人读了环科,感觉什么都没学到,于是就拿这个专业当替罪羊了。然而在学的过程中他们又对自己要求过低。可一旦学好就可以联合上一段提到的各类专业人才,对环境有一个全局的改善,但学好很难,需要很大的付出!

正因如此,感觉如今北师的环科更偏向科研,作环境类问题的理论研究,比如土壤修复,水污染处理技术,环境毒理学之类的。可惜所学的数理化恐怕又不足以产出新的理论和技术,更多怕是重复别人的理论吧。这样考试不要求不用学,那样考试不要求也不用学,你说能不让人担心吗?所以自我要求的提高是必需的,即便不是全面的提高要求,至少也要有选择的提高自身要求,比如对垃圾焚烧感兴趣,数学和物理就应该达到专业水平才好。

另外,北师环院的专业课是很水的,别要抱有太大期望,当然,不只是北师,清华也是如

此。

环科当年冷门了这么久,现在似乎热了,但也不会热到哪去吧。如过当年的痼疾没有解决,一切都白说。有人认为做环境有money,如果不是顶尖高手,都应该是灰色居多吧。最令人害怕的就是有人去做假环评,事实上也真有不少做假环评的,环保毕竟还处在多重压迫之下的,来自企业,也来自政府,也别忘了人民。各自都是既想要利益又想要环境,在利益之下大多都是选择了利益,只要污染和自己无直接关系则可置之不理。在这其中各个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是很精彩的,很混乱的,缺乏合理制衡。一方面,各主体逃避环境责任;另一反面,法制与政策的本身缺陷和执行不力没法保障环境责任的实现;同时,腐败和勾结的存在。要说利益收入肯定是不如很多领域,比如传统的建筑医生金融行业了。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一些人要做假环评,靠灰色收入为生。最大的悲催在于你穷尽智商斗搞科研十几年,但是最后却要向一些无赖小子低头。当然这种局面已有很大改善。

总的来说,你将来可你能回面临如下问题:

收入相对不够高,你可能会有些失落和不平

很多人对环境漠不关心,你可能会心凉

你可能面对多种诱惑,让你改变初衷,或说变节

你可能会厌烦,你打交道的很多是又脏又臭的东西

你可能会受制于很多力量而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环保理想

你能坦然接受这些东西吗?所以前面我就说过这是你的自身选择和虚拟的想象无关

并且,经过我对几个师兄师姐的访问包括大三大四研究生,总结出几点东西吧。

对环境学大多不大乐观的,环境学还是偏冷

想读环境工程的建议不要来北师,如果分在北师这个位置,建议考虑同济和哈工大

北师环院偏科研,重视生化能力,如果你特别喜欢化学,又不想单纯做化学理论,同时对科研特别感兴趣,是可以来的。这边也是很支持你做科研的,本科生就可以跟着教授或副教授做。

本科结业直接就业的很少,一般都是出国,保研或读研。现在比较认可的本科后最好的出路就是出国读直博,然后回来到高校做研究。再者就是考国内适合你研究领域的好的大学有师兄说,北师在北京被清华北大压着,可能选一个地区高校会更好。如果你对垃圾处理比较感兴趣的话,到广州会给你更多实践的机会。当然在北京也是有其自己的优势

前面说了这么多,不是劝你不要来读这个专业,而是希望你能做出慎重的选择,今后不后

悔。我不想不是真心喜欢做环境的人因为自己的不喜欢反而影响了环保事业的进程。我真心欢迎真心想做环境的师弟师妹进入北师环院。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中国的环境作出一些改变,并且还要做的事真的好多好多。

不知道张校长还经常给你们这届开讲座没?记得我们那届,张校长老说“南开人改变世

界”,这是件多么鼓动人心的事。环境这个行业确实有很多问题,它是中国问题的一个绝妙缩影。但是正因为这样,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做出改变,不论现在的环科是怎样的,那也是过去式的环科,你读的环科将由你自身来诠释,你想要的环科将由你自己来实现。你只要能意识到你将会面临的困境,而又能做出坚定的决心,那么欢迎你的到来。

我当年选择读这个专业时相当的徘徊不定,当时出现严重的高考失误,同时周围的亲人全都不理解读这个专业,本来地理学家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只不过我不想做一个简单的地理学家。2011年的那个暑假,我已经接到地质大学地质学的通知,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时,我遇到了一个南开大学的环工博士生师姐,进行了一番对话,当时她正在做实验。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表示很想学这个专业

然后她问我:“为什么你就这么想读这个专业呢?”

我说:“我想治理一条河,一个湖,让她们变得更漂亮!”

师姐笑了“就和我当年一样,当初我也是这么想来着,可是这个专业不是你所想的那样,你并不是一定要读这个专业不可”

然后说了很多这个行业的弊端和问题所在

后来我又问“那你还喜欢这个专业吗”

她犹豫了,然后说“还是喜欢的吧”

最后在走的时候她似乎怕误导了我“你如果真的喜欢的话,还是可以学的”

然后下定决心复读,放弃了我作为地理学家的想法,这毕竟关乎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

观,我无法承担过于轻浮的喜欢,我不能对环境置之不理就逍遥快活地游走于山川河流。并且我是一个沉醉物理世界的人,追求的是一种更为本质的和谐一致的想象。我把环科或者说环境学看作一门化丑为美回归美的艺术,是追求美的深沉的表达方式。无奈的是我终究难逃那个所谓的高考,第二次狠狠坠地。被逼无奈,北师几乎是我当时唯一的选择,选学校也就没那么复杂了,况且北师环院在业内也是不差的,只不过我更想做垃圾处理,还是有些遗憾吧。从高二在想这件事情直到北师,相当于我用了3年由徘徊到坚定最终学到了环境,可以说一切都是缘分吧。到了大学呢,虽然有些不一样,有时会抱怨周围学习精神不够,老师的想法太狭隘,但学习是自己的事,其他的并不显得那么重要,甚至大学或是专业都不那么重要,你可以给自己创造多种可能性,如果能幸运遇到和自己有同样想法的人,一起交流并奋斗实践理想当然再好不过了。

最后,我还是重复当年的这句话——如果你真的喜欢的话,还是可以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