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6年录入/艾美杉
##心理学
专业综述
心理学是一个涉及领域广泛的交叉学科,在教育、经济、文学、临床等方面都有一席之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人类心理以及行为的规律、产生这种规律的原因以及我们如何应对由心理引发的种种表现……都是心理学将会探讨的问题;当然,如果你不喜欢探讨这些问题,也能将研究者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方法用于解决人类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
专业排名
国内目前在2015年的综合排名是第一,网上查到资料显示在2012年也是位居全国第一。这可能是得助于我们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至于国外大学的排名,由于心理学在中国还在发展阶段,所以这里就不拿来参考了。
学术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总体来说是一所学术氛围相当浓厚的学校,而心理学也不例外。在心理学院呆了两年之后,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对学院的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
首先是我们的科研条件。我们在多个领域都有非常优秀的研究者或者教授(包括认知、教育、基础心理学等等),并带领着国家重点项目或者国际合作项目,如果对于科学研究感兴趣,建议可以先提前了解北师大、西南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这几所心理学排名靠前的大学,在心理学领域擅长的地方,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同时我们的脑科学研究院也是我们国家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仪器和人力、资金都有着很好的条件(我们有两台核磁仪器,还有红外、脑电、眼动等设备),科研环境比国外的不少一般大学都要优秀。
然后是我们的科研气息自然也非常浓厚。这种现象既有利也有弊,毕竟并非每一个进入北师大心理学院的学生都会喜欢上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人文和应用方面的支持。但是学院现在已经开始发展对于应用方面的支持了,但是由于一些根本性原因(我们学校的整体学术氛围浓厚等等),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展。但是从个人来说,我认为这种浓厚的科研氛围对于我自身的思维和发展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逻辑更加严谨,思考问题更加理性、客观,工作也会更加脚踏实地,这些都是经历过科研尝试的我们渐渐养成的好习惯。即使以后从事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我也相信我们学院的学生能够有很大的优势,毕竟扎实的理论基础像是丰厚的土壤,只要适当浇灌,就能开出很好、有时候会意料之外的花朵。
活动氛围
从校内范围来看,我们学院自己组织的学生活动还是比较优秀的。其中包括一些心理学特色活动,比如525心理健康文化节,心理咨询讲座,职业规划论坛等等。这些和心理学有关的活动,大一在举办的时候会非常为之骄傲,现在我认为它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学以致用”我们一直都在提倡,而学术氛围浓厚的我们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惑:是不是离人越来越远了?
所以这些特色活动,以及相关的一些社会实践(比如心理老师,社区干预),都是我们把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传播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心理学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我们希望能够重新树立它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让心理学能够更好地为大家提供帮助,而通过办心理学相关的活动、开脑洞,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院系特色
我们比较大的特色就是学术氛围浓厚了,同时出国率也是比较高的。关于保研和考研的规则,和其他理论基础学科的要求差别不大;同时由于中国心理学起步较晚,所以出国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里可以分享一下相关信息。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短期出国交流的暑期校和项目,以后有想出国的同学非常推荐去提前体验一下国外上课的生活,说不定还可以熟悉那边的教授;我们也会提供长期交流的机会(有半年和一年不等,自费名额较多)。同时我们由于与国外的一些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所以每年也会开设外教课程,时间较短、课程设计也还在完善中,听说还是值得一上的,有的教授会介绍一些非常实用的内容。
总之心理学还是非常推荐出国留学的,不过北美似乎很少提供master的学位(基本上是自费),所以在申请PhD时相当于和研究生一同竞争,有一定的难度,要提前做准备才行呢。
专业优点&缺点
心理学的最大优点也是它的缺点,也就是它的广泛性。它涉及了与人类有关的几乎所有领域,因此我们会有充足的机会去发现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而且这种自由探索的机会,也能够锻炼我们的自主性、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视野也更加开阔;同时本科也是一个探索、不停做加法的阶段,所以尝试更多东西对于我们未来发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种自由也会为大家带来焦虑和迷茫。我们现在会有一种什么也没能学到的体会,不像计算机、医学等学科,能够培养某一方面的技能;而心理学给人一种更加虚幻的感觉,尤其是才从高中脱离的我们,在一堆选择面前会变得不知所措,要快速转变思维(从求稳到追求自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总体来说我还是非常热爱心理学的!我认为这门学科也许并不能给我带来很多名利、金钱上的东西,但是它能够对我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关于“硬”的技术,我们有充分的自由去学习统计、测量、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技术并赖以为生;而“软”的收获,更多是对于作为人类本身的我,影响我如何面对生活和生活中的人。引用一下我们人格心理学老师所说的话(大意是):“学习心理学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相信一切都是可以解释和改变的,无论是精神分裂的患者,还是变态、罪犯,我都相信他们的所有行为都能够被理解、有希望得到改变,这让我看待世界的时候心胸更加包容和宽广。”
当然,远远不止这个。
教学要求
我们专业课类容相当丰富,不过现在对于数学和计算机的要求也日益升高。课改之后数学要求为高数B,同时还会学习MATLAB等实验软件的使用,详情相信2015级的同学会更加了解。
就业方向
这里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考公务员,可以去政府部门或军区从事一些辅导、管理相关的工作;如果你热爱心理学研究,可以在国外拿到博士或者博士后学位,回国进高校或研究所任教;如果你喜欢教育,可以在学校担任心理老师的工作,或者进入教育局工作;如果你喜欢设计,那么用户体验你一定不会错过;如你想进企业,你可以向人力资源、人力测评以及EAP方面靠拢;如果你喜欢美术、音乐,音乐治疗、表达性治疗和曼陀罗也许能对你产生一些吸引力;学习过统计和测量的我们,可以去ETS考试中心工作;具有编程等技能并对仪器、技术感兴趣的同学,也能参与心理学仪器以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当我在图书馆里逛的时候,会发现任何一个板块都会有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所以就业方向很广。
但是这样也会带来一个弊端:相当于我们会和学习教育、HR、设计、统计,甚至计算机的同学一起竞争。当然,我们的不足也许在于对某一门技术不够深入,但是我们的优势也在于有着开阔的思维。
Timetable
每个人的选择差异比较大,所以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表,对于心理学院来说,大二应该是一个最忙的时期,我这里简单描述一下:
我们的生活由上课+作业考试+(科研)+(社团)+(导师组会)+(各种训练营或者入党培训)组成,如果你的生活没有括号中的部分,那么应该还能过得比较轻松;当你想要的越多,你会越累,放在任何一个专业都是如此;我的大二有前5项,现在每天大概能睡6个小时。
PS:我们大二的作业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因为许多都是做小研究,需要收数据(找人做实验,不是在实验室剖个现成的老鼠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