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 学校综述二

本文于2013年录入/高2012级3班蔡梦洁

【part1.自我介绍】

首先我在这里先对自己做一个简介。

我之所以写在最开头,是因为我与其他学生有略微的差别——我是一名舞蹈艺术特长生。因而我可能会提供到关于学校艺术团的一些信息,可能对某些学生会有一些帮助,当然那部分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略显赘余,你们可以选择略过不看。

【part2.招生方式】

其实在最初我是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会来浙大。因为浙大其实是一所理工科非常优秀的大学。而我虽是理科生,但理工类科目却并不那么好。而最终来了浙大,究其原因,第一是自己成绩不够好,第二则是因为浙大承诺让我自己选专业。

但我后来发现实情并不全像我所想象的那样。

讲到这里,我就可以引出浙大的第一个特色——大类招生。

☆特色1:大类招生

我之所以说“实情并不像我所想象的那样”,便是这个“大类招生”所致。由于我是特长生,专业成绩也还算优秀,因而浙大当初承诺我填志愿时专业任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了。所谓的“大类招生”,不过只是确定一个大致的学习方向,而后的前置课程与别的大类的学生有略微的差别而已。而你真正最后的专业,第一取决于你的兴趣取向,第二,也是最关键的,取决于你大一时的绩点高低。(这里讲到“绩点”,可能你们中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这里我不多做解释,你们可暂且理解为成绩)当然,还有一些专业面试等因素的存在。因而,很多人说,我们的大一过的跟“高四”似的,甚至对比起来,只比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这种招生方式也有它的优势。其实我在高考后,有段时间会特别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往哪方面努力。这种招生方式可以让我们进了大学之后,对自己之前有些意向的专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不是高考结束后就在各种“外部环境因素”下,填了一个连具体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专业。

因而,再次提醒各位学弟学妹们,如果你们没有做好进校再像高三一样奋战的准备,那么需慎重报考浙江大学。

当然,我相信,不管去哪个大学,努力都是必须的。浙大的招生方式只是给了你一个“压力”,再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好好学习也是很必要的。

不过我也发现,从每年的“南开大红榜”来看,在分数相当的情况下,很多人最后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上海。无可厚非,上海感觉上更繁华,更国际化,但是这些方面浙江大学其实也是毫不逊色的。所以接下来我要讲讲关于对外交流方面的事情。

【part3.对外交流】

浙江大学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与国际接轨的速度也相当的快。每学期都会有很多的国外知名大学过来我们学校做一些宣讲会,以鼓励学生去他们的学校交流或交换。

交流项目非常的多,涵盖了国内外,港澳台等多种项目。期限也从半年到一年不等。

我进校后除了本身就是学校艺术团成员之外,还加入了一个社团——浙江大学学生对外交流协会(StudentsAssociationforOverseasExchange)。几乎所有过来宣讲的大学的宣讲会都是由我们成立项目组来承办。因而我便由此了解了更多关于出国交流的项目,就真心感觉到项目真的非常非常多,且涉及的领域也很广。并且每次在宣讲会上,都能够听到那些国外的教授感叹浙大的学生非常优秀。

既然说到社团,那么我想我也不得不提一下大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学生社团组织了。

【part4.社团组织】

和很多学校一样,浙大也有非常多的社团。主要分为“实践公益类”“学术科技类”“兴趣爱好类”以及“理论学习类”。

(详见附录1)

个人觉得,大学里加一个社团是很必要的。因为,大学里班级概念非常模糊,同学之间可能除了军训以及一些学园大会就很少有交集了。因而在大学里寻找集体归属感的一个相对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入社团。

另外,社团有助于你成长的更快。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里,学习知识是一方面,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则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社团做活动,需要资金,要自己拉赞助,或者跟社团联合会递交申请进行基金申请答辩;需要宣传,要自己设计海报,喷绘,桌签,横幅,三折页,发人人日志,发论坛;需要场地,要自己立项,跑流程,戳章,签字……非常多的事情都需要学生们自己完成。

有的社团是不属于社团联合会管理的,有的甚至是全球性的组织,比如AIESEC之类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下AIESEC)

由于我本来就是学校艺术团的成员,因而我只选择性的加入了一个社团。我身边有的同学甚至加入了很多个社团,每天忙的不亦乐乎。

为了防止忘记(老年人记性不太好。。)此处我先为了我的直系艺术特长生学弟学妹们讲讲浙大的官方学生艺术团。

☆特色2:浙江大学文琴艺术团

浙江大学文琴艺术团建于2001年,是由浙江大学旅居美国的姚文琴校友捐资、资助下成立的学生文艺团体,是代表浙江大学艺术水准和精神风貌的团队。浙江大学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黑白文艺社、塔外画社、大家唱歌咏队、铁犁剧团等文艺团体的活动,是求是学子积极投身艺术活动的写照,他们的功绩将永垂史册。目前,文琴艺术团下设交响团、舞蹈团、民乐团、合唱团、戏剧社、键盘乐团六个分团,现有队员300余人,分别为来自各个院系的本科生、研究生。(摘自浙江大学CC98论坛文琴艺术总团板块)

官方的话就不多摘录了。下面我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进了大学之后,我感觉,大学的艺术团与高中的简直可以用“截然不同”来形容。大学的艺术团比高中的要正式很多。首先可能由于是经过艺术特长生考试选拔,因而能够很明显的感到,团里每个人的水平都是相当不错的。另外,大学里不再那么注重单人的剧目的完成,而是更多的强调互相之间的配合,出一些比较震撼的,大型的节目。

另外,演出真的非常的多。校内的,校外的,跨省的,甚至还经常有出国的。总之,不会再有人像高中一样说你还要考试,还要学习而推掉演出任务。

在大学,你会有非常强烈的感觉——我是舞团里的一员,而非我是跳舞的。

尽管如此辛苦,但好在学校环境不错,饭菜也还可口,因而还不算特别苦逼。接下去我就具体讲讲校园环境的问题。

【part5.校园环境】

浙大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处在西子湖畔,本身的地理优势就造就了浙大“美丽”的外表。

浙江大学拥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5个校区。新生进校后一般都在紫金港新校区。相对偏远,但是去到市中心,不堵车的话也不用一个小时。

初次到紫金港的时候,就觉得是又大又漂亮,感觉自己花上一个月也认不全路。宿舍区分为翠柏、白沙、丹阳、青溪、蓝田、碧峰、紫云几个区,构造各不相同。如果你运气好可能可以住上有独卫有阳台的大寝室,运气不好可能就只能住有公共澡堂的楼。但是整体条件都还算不错的。

大三之后,人文学院的主要搬去西溪校区,工科/工科信息类则大部分搬去玉泉。社科大部分都一直留在紫金港,除了经济学院大四要去西溪校区。

关于饮食的问题,浙大有亚洲第二大食堂,饭菜还算可口,除此之外,紫金港校区还有其独特的临湖餐厅,以及靠近医学院图书馆的麦香餐厅都非常不错。

最近实在太忙,呕心沥血写到凌晨5点憋出那么多有的没的,我也不知道有没有逻辑。希望能对你们有些许帮助。

最后祝大家高考顺利!

2013年5月15日于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