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本文于2017年录入/高2013级16班谢珺洁

摘要:在南开大学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相对而言,南开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分为两个校区,八里台校区相对有文化积淀,津南新校区设施相对更好但是较偏远,根据专业不同会分配不同校区。课程设置与专业相关,课外活动较多但并算不上丰富。本文均是切身感受,主要介绍了生物专业的相关情况,仅供参考。

关键词: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一、**南开大学简介

踏进南开大学的大门,映入眼帘是树影斑驳长长的大中路,像极了南开中学正门那一条路。在我看来,两所学校确有许多不同。南开中学是充满朝气而活泼的,而南开大学则是静谧而温婉的。虽然在学校里有新建的教学楼,但是也有饱含积淀的老图书馆、思源堂等。我最喜欢的便是老图,充满书香味,更重要的是老图前便是新开湖,偶尔在湖边坐坐,迎着微风思考,放松身心,好像身边的一切都变得轻松了。

大学生活少不了学生活动。如果真的是热衷于学生活动的同学,我会更建议参加学校的学生会或者青年志愿者协会,相对学院的而言可能会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学院的学生活动更随意一点,不能得到非常系统的锻炼。但是,学校的科技协会并不怎么推荐,由于各种原因,发展的并不怎么好,不如一些学院的科协做得好。除了学生会和青志协,AIESEC和YICA两个社团也不错,每年开学后都会有百团大战,到时候可以去逛逛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选择很多,不用担心。

学校里面的文艺活动也很丰富,不定时会有音乐会、话剧演出、作家以及某些明星的见面会等等,活动信息会在学生会等公众号发布,关注就好。如果对表演感兴趣,会有翔宇剧社、学校合唱团和交响乐团的纳新,可以报名参加。每年的秋季学期还有校园十大歌手的比赛,和电波达人类似,都是精彩的比赛。现在由于有两个校区,活动有时候会在不同的校区进行,津南校区相对较远,学校西门乘车大约一个小时可以到达。

至于我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格式写这篇文章,进入生科院你们就会懂了,大一到大三会有写不完的实验报告,大概就是科技论文的格式。另外,千万不要在开学时将实验报告纸当做草稿纸用,特别提醒。


**二、**生命科学学院

1、本科生专业设置

(1)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是与化学、医学等学科紧密相关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利用现代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内重要物质(如核酸、蛋白质、酶、糖类、肽类等)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代谢、调控的机理等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我院成为“国家基础生物科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获得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能力提高项目的资助。

核心课程:生命科学概要、生物技术概论、植物学及实验、动物学及实验、植物生理学及实验、动物生理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等。此外,还修习普通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进化生物学、普通昆虫学、物理化学、免疫学、野外实践考察等专业选修课程。

培养目标:通过生物科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科学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

(2)生物技术(印象中不会在重庆招收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

生物技术是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利用生物反应,改造和提高产品来为社会服务。2002年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生物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评为第一特色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核心课程:生命科学概要、植物学及实验、动物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基因操作原理、微生物发酵工程、开放实验专题、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等。此外还修习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医用材料、药用植物分类学、细胞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实验、知识产权、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工厂实践教学等专业选修课程。

培养目标:生物技术专业旨在培养生物技术产业化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3)生物伯苓班

生物伯苓班属于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小规模单独建班,每届招生20-30人,按照全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通过小班授课加强师生互动,全方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和科研训练,造就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的生物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使他们在完成整个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动态进出机制,进行多次考察和选拔,以达到切实遴选出优秀学生的目的。

补充说明:每年新生入学后会有入学测试,会根据成绩先筛选出2倍的候选人,再通过面试确定最终人选。如果第一次落选了,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还会有一次进入伯苓班的机会,根据成绩来筛选2人左右,如果有想法,一定要将成绩保持在前三。个人认为,进入伯苓班也有很多好处,他们英语课由外教教授,有些专业课也用英语授课,课程设置与生物科学专业基本一致,此外还有很多科研机会,如课程科研训练等。另外,听说伯苓班的同学出国交流费用可以在一定金额范围内报销,好处还是蛮多的。

2、学术氛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联系老师加入科研实验室。比较建议从二年级开始联系老师进入实验室做科研。一年级刚入校,许多情况不了解,并且学生活动相对较多,时间较少。进入二年级,对专业有了一定了解,可能有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个时候就可以加入实验室,进一步接触。并且二年级还会有百项、国创等科研训练机会,一组约4-6人,也是加入老师实验室的好机会。百项时间一年,国创两年,选择项目要考虑好,百项时间相对较短但是不容易出大成果;国创时间较长,但是第二年便是大四,或许会有组内成员有其他事情安排,不好协调。两个都有利有弊,可以自己权衡。

3、学生活动

学院有自己的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科技协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大一是干事,因此主要是参与各种活动以及活动布置等,大二可以加入管理层,即可组织策划活动。这些活动相比学校的活动而言,规模较小,活动也较少,但也是一个不错的锻炼机会,只是略微缺乏创新,希望你可以为学院的学生活动增加亮点。

4、转专业相关

若是调剂学生,或是不喜欢生物专业,还有转专业的机会。在大一的下学期会有相关考试以及面试,大多数会希望转到经济学院,但是经济学院对成绩要求较高,若想转专业最好成绩保持在专业前五,其他学院的情况不太了解。如果转专业失败,也有双辅修的同学,但是相对而言,课业压力较大,要考虑清楚。

5、未来出路

主要有三个选择:考研、保研和出国。考研的同学要提早准备,最好和同学组队学习,相互监督效率更高。学院的保研政策较好,排名前50%的同学基本可以参加保研,大三下学期会有各个学校的宣讲及面试(包括香港科技大学),感兴趣的可以参加。此外也会有夏令营相关通知,有中意的学校多留意官网报名参加。出国的同学最好在10月份之前将语言考试完成,其他材料的准备也要尽快完成,科研经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室尽心做科研。假期也可以参加交流项目来丰富自己的海外经历。

**三、**总结

大学四年过得很快,我也马上要毕业了,回头想想,心里面的情绪十分复杂。希望我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好好学习(因为学分绩真的很重要),也可以好好享受在南开4年的时光。祝好!

参考文献:

本文内容均为亲身实践、切身体会,但相对客观,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