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 建筑学

本文于2017年录入/高2014级王俊懿


专业介绍

1.培养目标(摘自重大官网):

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本科课程(摘自重大官网):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美术实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认识实习、设计院生产实习,一般安排40周。

注意,建筑学是学5年。

作者感想:

当我第一次听到建筑学的时候,他给我的感受是“恩。这个结构不稳,需要加固;地震来了怎么办……”满满的理科生思维。直到后来真正上了这个专业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专业叫做土木,而他所做的事就是刚才那一堆的结构计算……

好吧,言归正传,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建筑学,通俗点说吧,就是设计房子,主要考虑的是建筑空间尺度,建筑造型,人文关怀,历史沿革等等。总体来说就是更加偏向于艺术人文的建筑设计,重点设计,但同时其他的包括结构、设备、环境、景观都要懂一点。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包含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身的高大上的专业。其实他他还有一个更加通俗的名字,画图狗。没错,进了这个专业你就会进入图海的世界,一草,二草,还有正草,还有正图,从a2到a1,再到a0,世界以及阻挡不了我们图纸进化的步伐,与之带来的就是交图前夜的煎熬,“什么我又一次见证了5点钟的重庆呀”,“我们一定要冲在前面呀”……

当然这不是传播负能量,只是说如果你向往这个专业,渴望体验设计的快感,领略何为凝固的音符,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专业选得好,年年像高考.有些时候甚至是比高考还要累。但付出总会有收获,在一次又一次交图之中,你会学到很多不局限于知识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会给未来带来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这样一个行业流传,建筑师永远不会失业,这句话是说建筑懂的东西太多了,从设计到技术,总会找到出路,你不知道吴彦祖还是建筑学出生呢!

这里要说一下的画图在前期(大约大一上)会以手绘为主,之后会以电脑绘图为主(所以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软件如Ps,ai,id,pr,ae,su,rhino,lu等等),但是会有一个贯穿两年的绘画学习,前期以素描为主,后期以水彩为主。

还有一个就是,建筑学完之后,你会获得一双巧手,毕竟每个设计都会做一个比例模型的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钱花花的流淌)


学术氛围

说到学术氛围,其实还是挺不错的,就重大建筑而言,大一只有建筑系的孤零零的在b区,所以相对来说,学术氛围还是可以的,基本所有的社团都是学术社团,同时也有建言,双周学术论坛等定期的邀请专家的学术讲座,也有学生自主做编辑的建卒杂质,同时也会各种与设计有关的小比赛,整体来说还可以。但同样由于区位原因,同其他学院的交流就很少,基本上除了运动会,还没有发现其他学院踪迹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大三左右就可以运用专业技术,接一些私活儿,对于学生来说价钱很不错,对于自己也是很不错的锻炼

活动氛围

说到活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原因上文已经说过了,我们被孤立,多姿多彩的大学社团与我们是无缘,除非你有毅力周周跑虎溪。说说我们学院的传统活动,一个是每年大一的建造节(从专业出发的),还挺好玩的,考研团队协作,大家一起通宵,一起熬夜,一起工作,想想都挺有意义,具体的情况可以搜搜新闻,重大建造节,一大堆新闻。另外一个是每两年一届建筑年会,主体也是一个班级集体在有限的场地内建造一个作品,也很有趣,同时年会期间也会间差着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歌手大赛之内的。另外一个是暑期的一个建筑写生,大一的时候可以出去玩一周左右,大二的时候差不多可以玩两周左右,大三的时候是建筑测绘,外出约一周。集体出游也很有意思的,其中的乐趣可以慢慢体验的。

另外的活动就是,学院社团和学生会举办的各种类似的学术活动,当然也有一些有趣的小活动,如手工制作等等。(其实我们最期待的活动是睡觉哈哈哈)


未来出路

·就业导向:

主要的方向有这么三个:

1.建筑设计,可以进入各个设计院(私企,国营的都有,私企相对累一点,但干货更多),也可以进入地产公司,做甲方设计师

2.建筑技术,声,光,热方面的技术,得读研,出路也挺不错

3.古建方向,就业方向同一

另外可以说一下的是建筑设计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所以读研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

·其他方向:

其他方向就挺多的了,有平面设计师,插画师,软件开发师,制图师等等。

(因为我还没有经历到毕业这一部分,也不是特别清楚,都是听学长学姐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