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 人文社会科学院

本文于2014年录入/高2013级8班张诗皎

学校:香港城市大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

学习氛围:繁华港城钟神秀,人文城大谱春秋。论人院人才结构,local较多,质量(就学霸程度而言)良莠不齐,内地生少,puremale更是凤毛麟角,GPA普遍偏高,各国友人云集于此,文化交汇火花四溅。论人院学业特色,课程、考试少,paper、reading多,有时需要特殊的present(课堂展示)技巧,有大把时光由你自由支配。香港文化整体偏重实用性,文学气息薄似秋云,对亲爱的中文,你多半只能轻挥衣袖,说声拜拜。但来到交通便捷、活泼开放、挥金如土的城大,你能够收获广阔的视野、深刻的情怀,各领域优秀的professor都为你

敞开生动丰富的课堂,更有不少去国外交换、深造的机会。

活动氛围:城大的社团不胜枚举,尤其舞蹈社多胜繁星,但多为local的组织,这里称之为“庄”。各庄为招募或宣传尽展奇葩之能事,在校园中总能见到造型诡谲、肆虐疾呼之团体,这是一种传统神圣的仪式,名为“喊庄”,对喊者与被喊者都是一场生命的考验。地生的大小活动团体则隶属CSSAUG掌管,话剧、音乐、动漫等等各展风姿,总有一款适合你。在活动中崭露头角,于社团里谱写青春必然是大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劳心费力同样无法避免,对于有的庄员,忙碌时通宵不眠也是家常便饭。

所学课程:第一学年本院共开设六门专业课,主要介绍不同领域的入门知识,内容包罗万象(而虚空),分为两大类,一类偏文学,包括re-imagingEnglish,manyfacesoflanguage,mediaandcommunication;一类偏社会科学,包括Asiaandtheworld,discoveryofgovernment,individualsandsociety。前者主要培养creativity,有机会接触到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部分作业比较有创造性,如拍视频、制作facebook专页等;后者看重criticalthinking,课程中不时涉及自由(激进)民主(反共)之内容,目的在于提高同学们对政党、国际关系及一些社会问题的理性认识。每个学期需从以上两个类别中各挑一门修读,共修四门。不必为选了或没

选的遗憾,本质都差不多(坑),且上且珍惜。除专业课外,第一学年共需选修三门GE,即选修课,分为三个area:人文类、商学类、科学类,涵盖天文地理、宇宙洪荒、文化娱乐、士农工商,且中(粤语)英文皆具,可谓气象万千,大学四年共需选修七门,每个area至少选一门。各GE课从难度到给分都有较大差异,要选到好的GE需经历一番恶战(月圆之夜,抢课之时自见分晓),前辈经验固然值得借鉴,运气和勇气也十分关键。

专业介绍:理论上专业将在第一学年末进行选择,可供选择的专业有:MediaandCommunication,DigitalTelevisionandBroadcasting,TranslationandInterpretation,Chinese,Linguistics

andLanguageTechnology,SocialWork,Psychology,AsianandInternationalStudies,AppliedSociology,PublicPolicy,Management,andPolitics,EnglishStudiesEnvironmentalPolicyCultureandHeritageManagement,Criminology。丰富如此,应该足以满足各位同学的不同需求。选专业主要依据个人兴趣,GPA高者有优先选择权。各个专业具体如何,我目前也不甚了然,就不误导下一届了。

笔者感言:混入港漂圈将近一年,好似日夜碌碌,又好似年华轻浮。生活总在没准备好和没觉察到的时候发生着变化,对香港的印象也与来之前大相径庭。文明、开放、时尚、包容、

实际、秩序井然,这座城美得别有风情,但缺失厚重、华而不实,两种制度下人格本质的区别、彻夜的华灯也渲染着异乡的漠然。恍然已记不清红烛昏罗帐的少年梦了,看过江阔云低,听罢断雁西风,也有了些游子的漂泊意味。如今追思,为什么选择香港?我想,天涯,也许不繁华,但走过追求这必经路,越过云端的眼睛不会沉溺于世俗,梦着自由的心灵不会陷没于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