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 北航概述及北航精神

本文于2015年录入/陈雪骑 李鲲

我不得不说,北航是一所不错的学校。恩,是的,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学校。

北航是一所苦逼的学校,这个苦逼是公认的苦逼,来自上n届的学长,来自学校内的各位教授和老师。所谓的北航有着朴素的学习的氛围,也就是传说中的苦逼。所有的工科大学都苦逼,但是北航是苦逼中的歼10,虽然比不上中科大那样歼11,但是也是极品了。

你可能在高中的时候无数次听到老师说:到了大学就好了。于是在高中无比艰辛的日子里面,你们始终都怀着美好的幻想:到了大学就好了——一旦到了大学,就有酒有肉有女人,有钱有闲有自由了。

也许你信了,也许这个是真的——因为你的无数的去了其他大学的同学都告诉你大学真的是这样,但是请不要忘了一点:至少在北航,大学不是这样的。

在高考前,我们这一届大一学生中就流传着这样一条人人状态:又要诞生无数以为要解放的傻逼了——足以说明大学生大部分都已经明白了所谓的“大学生活如何如何爽”只不过是高中老师的欺骗了。

更何况你们还是在北航。

北航的学风从来都是异常严谨的,有时候严谨到几乎让人觉得枯燥无聊的地步,这从北航对建筑物的命名上就已经可以稍微看出一点了:譬如说我们把教学楼从一号教学楼开始编号,一直到N号教学楼;把宿舍楼从一号宿舍楼开始编号,到N号宿舍楼;把食堂从一食堂开始编号,到N食堂……好不容易有不以数字编号的,譬如说主楼——因为它是主要的教学楼,譬如说新主楼——因为它是新的主要的教学楼,譬如说绿园——因为它里面种满了各种植物,是绿色的……

总之,你看不到一点如同北大未名湖、博雅塔,或者清华情人坡一样的充满诗意的东西(但真维斯楼之类的东西还是算了吧……),而且每次看到北航里无数方方正正、灰不溜秋,几乎是一模一样仿佛复制移动粘贴出来的教学楼以及在其中整整齐齐上着自习的学生,你就会觉得:这哪里是大学,这就是高中呵!(同时以上内容基本上也是所有的工科学校的通病)

或许有些时候你在学校里面看到了某些文艺的东西,比如从11级开始开放的博雅课堂,准备更改原来机械化的编号而采用文艺的名字一类的事情。虽然表面上是在改变,但是北航的内在依旧是一所工科学校,严谨而苦逼。

所以,这是几乎每一个来北航的学生的永远的痛:北航是一所无比枯燥的学校。

但是,不要忘了文章的一开始的那一句话中还有一个修饰,所谓的苦逼,是对于那些对大学还有着幻想的人而言的。所谓的幻想,便是你所能想到的一切自由、放纵的事。

不错,有的大学是就只要混个文凭;对于有些人而言,确实60分万岁;对于有些科目,确实,突击一下,不挂很容易;对于那些管理之类的专业,确实处好人际关系、锻炼社交能力就行了;对于一切不想学、就想混日子的人而言,大学确实是自由的天堂——没有人管你的。但是你若如此地行径是否对得起自己?我不提什么学校、不提什么国家,单就自身而言,这样对于你自己而言有何意义?个人的奋斗是大学里你所要做的事情,不论你在哪个大学都应当要做的事情。自甘堕落没有任何意义。

我不喜欢用过去的例子来讲故事,也不想用它来鞭挞谁。个人的堕落只是个人的。我只是觉得,过去的北航应该比现在要差很多、枯燥很多,但是那个时候的学生们大概没有觉

得自己的生活需要用“苦逼”两个字形容。因为他们没有对自己的所谓“幸福快乐自由”的生活有一点点的幻想——他们更多的是“航空报国”的梦想和理想,而且他们确实做到了:他们和无数一样怀着建设新中国理想的人在无比脆弱的工业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工业大国——这是用鲜血与汗水建立起来的东西,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

但你不得不承认,现在“梦想”和“理想”两个词早就被庸俗化了。所谓的梦想或者理想无非是想当个明星。然后有“梦想”和“理想”的人就去参加了“超女”、“快男”、“非常6+1”以及各种达人秀,再后来选秀选出来——这些人中有的成了明星、上春晚了,于是“理想”和“梦想”实现了——这所谓的“梦想”和“理想”跟当时的人们比起来,是无比狭隘和庸俗。而就是这样的全然只是关系到自己一个人的幻想,让北航成了地狱一般的地方。

而我要说的是,如果你能够从狭隘的小我世界中跳出来,站到一个更高的地方看待自己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不是那么的枯燥,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能够使你更加接近自己的梦想——而这个过程是快乐的。

现在的学生恐怕很难有这样的情怀了——即便我现在如此慷慨激昂地说理想、梦想,却也未必能够做得到。这是这不是一代人的悲哀,而是几代人共同缔造的悲哀。

我并不觉得每个人都需要伟大的理想,有着伟大的抱负。我的知识里,强大国家是属于集体理想而非个人理想,集体理想的实现是多方面的,是由个人理想的实现为前提,以大多数人为基础而达成的改变。所以我不要求你们要有怎样远大的理想,只要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完成自己的理想就是最好。

我想要说“北航精神”,但是之前不得不提及一下“大学精神”这个庞大的命题。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 “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北航精神是什么?它应当是一种理想主义,它是一种上世纪残留一点理想、使命、责任在北航灵魂上的重现,你从中嗅不到铜臭味,也没有一点媚俗——虽然我不能说在其他学校中没有这种精神,但是至少北航人可以当之无愧地称自己为最后的一批理想主义者——虽然这种理想在最近的拜金狂潮中逐渐丢失,但北航所有的有志之士都在坚守这份知识分子的节操。有理想、有责任、奉献、顽强、进取、敢为人先,这应当只是其中的小小的一部分。

在北航的那种快乐,是旁人所不能够理解的,因为这是一种貌似很辛苦、但是却在心中充满了实现梦想的快乐的生活。我不明白自己的这番介绍是不是把北航的形象给夸大了,但是至少有那么一群人愿意这样理解北航的存在——与那些光鲜亮丽的大学不一样地,低调地存在,默默地奉献,不求其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不再如原先一般羸弱、贫穷,所有的人能够活得有骨气、有尊严——我想这个应该可以概括北航精神的全部。

我并不期望所有的人都抱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北航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着这样庞大而深远的理想。但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来自无数前辈们遗留的一切,他们用他们的汗水、泪水在这所大学留下的痕迹。或许没有清华北大那么让人仰望,这是些平凡的人,为了这个国家奋斗而遗留下来的东西,成为这所学校的生命里、灵魂里的东西。“北航精神”只是一种精神,不是什么成就,也不是什么大师。它只是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想。

一个学校的精神,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概念。我们所能用言语表达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每个学校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精神,只有身在其中才会有更加深刻地感触。

最后,我在此还是表示对于学弟学妹们报名前来北航的欢迎,不过请一定要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