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5年录入/高2013级23班何浠瑞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始建于1950年,位于中国中央直辖市重庆。2013年,四川外语学院正式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是中国中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语言类高校,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中国八大传统外语高等学府之一,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
四川外国语大学现在发展成一所外国语语种齐全、办学层次多样、培养高端国际型外语人才的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外国语大学;是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在2013年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四川外国语大学位列全国第三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是世界法语大学协会(AUF)中国会员中唯一的正式会员单位;是外交部、教育部和国家安全部录取公务员的全国八个考点之一;同时也是重庆市大学联盟六大创始学校之一。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分界线————————————————
想必很多在南开读书的同学,若是成绩优秀的佼佼者,又想要攻读外语专业,估计都不会把川外作为一个心目中的第一志愿来进行填报,有了北外北语上外这些大牛,更多的是把川外作为一个后备之选来作为抉择。但若是依恋故乡,成绩稍欠一点火候,又偏爱外语专业,那么川外一定是你的不二之选。
地理与交通
川外坐落在歌乐山下。相信很多同学在小学时都曾在“11.27”来烈士墓扫墓献过小白花,而川外就坐落在这红岩之地的旁边。在川外站坐公交,210路或者821路,十几分钟便能到沙区腹地三峡广场,比起大学城的众多学校,川外学子“进城”吃喝玩乐可谓是十分方便。此外烈士墓有一号线地铁站,也是为大家的出行提供了许多的便利。
校内环境
说到川外环境,就不得不提及川外的山。“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歌乐山将川外担在腰间,山间风风雨雨给予了校园优异的空气质量和自然风光。
川外分山上山下两个校区,山上校区又称新校区,是2010左右建成投入使用的。连接山上山下的,是一条爬山公路和两条被冠名“观云梯”、“彩云梯”的登山长梯。少年,莫怕!想想这么多妹子,爬山下山,不都四年如一日的过来了嘛!
都说川外学生,除了按照男女分类,还能按照“正在上山”和“正在下山”划分,这话说的挺夸张,但确实是川外学子挣扎在漫漫山路的真实写照。上山15分钟,下山5分钟。正所谓多走多锻炼,川外妹子的好身材,正是这样练出来的。
不过,2015年学校新开通了校车,为同学们上山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但价格稍贵,3元一人。
男女比例
除了山,想必最让川外闻名的,莫过于这令无数工科汉子面露馋意的女生数量了。根据2015年中国高校媒体联盟发布的全国高校男女比例排行榜,川外以81%的女生比例雄踞排行榜第3位。男女比例1:4,汉子你要来么?
手里现有一份川外2013级各院系男女比例统计表,学弟学妹们可以参考一下。
作为一个川外第一大院国际商学院的一员,我可以自豪的说,差不多川外一半的男生都在国商,此话一点不假!
走在川外的山上,处处洋溢着的都是脂粉的气息,尤其是在挤电梯、挤食堂的时候。川外呆了两年,我已经深感脱离了一个男女比例协调的社会,与其说脱离,不如说被迫适应。某日我回南开,进入校园,竟发现小学弟以一种奇葩的眼神盯着我(当然肯定是“这男的肯定是校外分子”“盯着哥看干嘛”“看什么看很拽么”这之类的想法),突然间我感到了一种无所适从。可能这就是一种在女生环境里呆久了的状况吧,看见那么多男人恶狠狠地盯着你,居然有种不适应。
接下来说说恋爱。
我就从男生角度来说了。身边单身了两年的男生(而且还是优质直男),很多,我本学期开学前也与女友分手。不少男的进川外时,都抱着“哇这么多女的我肯定不用担心成光棍了”的心
院系名称男女比例东方语学院1:3.08新闻传播学院1:3.33国际商学院1:2.54西班牙语系1:3.68法语系1:4.90翻译学院1:5.25俄语系1:7.50德语系1:3.43中文系1:8.59国际关系学院1:4.14商务英语学院1:4.83国际教育学院1:4.89社会学系1:4.55英语学院1:7.01
态,但是如果说一个人不修边幅粗枝大叶,一天都想着有美女掉进怀里,那肯定是没有妹子会搭理你的,不管在哪里,内外兼修才是道理。在男生很多的学校,和男生很少的学校,光棍男比例都是相当大的。男生多了,光棍多自然不需要解释。而男生少的院校,此类院校多以娘炮多基佬多著称,所以女生更加着重了质量的筛查,所以,你懂的。
不是川外的统招生,所以我的介绍比较片面,仅供参考。
首先,川外是二本,但是她收的分却是超重本,这在二本学校里面是比较少见的。
先说说跟专业有关的事情。既然是外语学院,当然是以语言为主。其中英语、日语、越南语、德语等是比较抢手的专业(德语还好说,越南语都很火我确实搞不懂),其次就是所谓的对外汉语、国贸等非语言类的。转专业的难度相对于其他学校应该是比较小的,据我了解到转专业的人数并不是特别多,当然也有可能是个案。从这儿毕业,无论你是读的什么专业,我可以比较肯定的说,工作是和英语息息相关的(废话),有一部分去了新东方、欧文、环雅这些地方当tutor,有一部分去公司当接听员、咨询老师,也有文秘文书等。另外一类是去当老师(有很多种)、或者家教,还有一类混得不错的就是翻译,这个职业比较吃香,跨业也比较广,但是人数也很少。以上情况只是近年本科生的普遍现象,研究生不包括在内。但是说实话,只读个本科出来找工作找到的基本上不会很好,比如在新东方当个tutor什么的,月薪1000+,搞毛?不是她们想找这个,是她们只能找到这个。
学校环境。分两个区,山上山下。下山走路5分钟,上山走路15分钟,有点累,有点麻烦,但是有路可以开车。停车也比较方便,川外有车的是一小部分富有的高帅,数量不会很多。大一新生好像除了国际贸易学院,大部分是在山上。山上教学楼和寝室质量条件大超山下。晚上12点断网、电,并且11点寝室关门(各个舍可能有出入)。
然后是关于校园活动。每年9月开学之后到元旦这之间的活动是很多的,每个院会在山下的大礼堂出节目,时间是从圣诞节开始一直排到元旦。在接近两个月的晚会月之前有新生篮球赛,之后有学校的运动会,社团也会参加到学院的节目当中。
最后想说说男女比。外面的传闻肯定是空穴来风。川外的男女比是很夸张的。整个学校一半的男生在篮球场,另外一半被无数女生包围,这是真的。去食堂吃饭,你经常会发现只有你是站着撒尿。川外最不缺的是女人。但是川外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她并不是很适合男生去,阴盛阳衰的感觉会弄得你措手不及,不要以为在川外的男人很幸福,有哭说不出。
提醒一句,川外还有个南方翻译学院,那是川外的三本,别被川外两个字骗了。以上信息来源于川外的在校生以及毕业生,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心态,但是如果说一个人不修边幅粗枝大叶,一天都想着有美女掉进怀里,那肯定是没有妹子会搭理你的,不管在哪里,内外兼修才是道理。在男生很多的学校,和男生很少的学校,光棍男比例都是相当大的。男生多了,光棍多自然不需要解释。而男生少的院校,此类院校多以娘炮多基佬多著称,所以女生更加着重了质量的筛查,所以,你懂的。
寝室宿舍
首先,川外一直以来应以为傲的都是宿舍空调。早在多年以前,川外就实现了每个寝室配备空调的“壮举”,当本市的重大、理工、工商等校的汉子们苦苦挣扎在40度高温桑拿房中时,川外妹子们却在空调房里冷得缩进了被子。山下的寝室,多是以前的老宿舍,虽然有部分重新翻修,但比起山上的寝室,还是略微差了一些。
关于宿舍的分配,目前的情况是山下宿舍大多数住的是非语言类专业大一学生,语言类专业学生多住山上宿舍。本人即是大一住在山下,现在搬到了山上。
食堂与饮食
山下山上各有一座食堂。山下食堂饭菜更新速度缓慢,基本上吃一周都不会有新菜出现。山上食堂有三层,食物种类丰富,各层食堂风格不一,均有特色。
除开食堂,山下有小吃部,小吃部有大概10家左右不同风格和种类的小餐馆,盖饭炒菜面食一应俱全,但饭点时人较多。在爬山公路沿线,密密麻麻地分布许多餐馆,从来不要担心你走在爬坡路上肚子饿了没地儿解决的困境。
山上校区后门外有一条14年9月新开的饮食街,炒菜、干锅、汤锅、冒菜、卤菜、火锅、串串香、烧烤、炸鸡汉堡等等一应俱全。
若是够懒的话,手机下载一个美团外卖或者饿了么,可以通过这两个APP点校内校外各餐馆的外卖,足不出寝室,赖在寝室里就能等食物送来。
文体活动
学校开学在9月份,接着,各类体育赛事就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10月有排球联赛,新生杯足球赛,女子足球联赛;11月有足球俱乐部赛。来年的3月有男子足球联赛,男女子篮球联赛;4月有校运会;5月有网球联赛,羽毛球联赛。
文艺类活动,最吸引人的就是每年12月这个元旦晚会月。这个月里,各个院系都会举办自己的元旦晚会。历届晚会,举办得比较出彩的有国际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英语学院等,这些院系的晚会门票常常一票难求,排队入场的观众“绵延千里”。此外,还有明日之星和校园十大歌手,这两项赛事,也是川外学子关注的重头戏。
学习氛围
作为女生居多的语言类学校,川外的学习氛围还是十分浓厚的。语言专业尤其是小语种的几乎全都是学霸,图书馆常年空位难求,塞满了各类认真学习的妹子。
学生会与社团
怎么说呢,加入一个组织,是进入一个认识更多朋友的平台,你会发现原来周围有那么多出色的人,而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也算是一个人脉的积累。一定要加入一个学生会或者社团组织,这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自己加入的是院学生会体育部,现在也呆了两年了。学生会相对于社团,可能会严肃一些,在具体的工作里面,任务性的会较多。但在一个相对紧密的团体里面,组织一项活动或者完成一项任务,带来的成就感,却会给与每个成员满满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社团的话,玩的性质就要比学生会多一些,更有趣味性,比如青澜环保协会就会有定期和外校的交流活动,游山玩水。
注:下文中多个专业介绍文为笔者拜托校内朋友所写,其作者非南开毕业生